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即便如此,这些小诗无论对于她还是我们,都仍然具有美学上的意义。
因为那里有她的追求。
尽管&ldo;不是一切爱都能理解&rdo;,&ldo;不是一切的爱情都有回声&rdo;,但对理解和回声的渴望则是一切爱情都有的。
也许,正因为有渴望而无回声,那爱情才忧伤,才因其忧伤而美丽?那么,当&ldo;初恋之旅在泪中完成&rdo;,当&ldo;一段弦上的夏日凝固在子夜的山楂果里&rdo;,那渴望和追求,难道不是更为凝重地留在了心底吗?在这里,初恋的情绪终结了,但追求与渴望却永在。
我希望它永在,也相信它永在。
因为正是有了它,生命才永在,世界才永在,人类才永在。
当然,诗和艺术也永在。
选择的证明
有人问我:人生之中,什么事最重要?
我回答:是选择。
又问:什么事最难?
我回答:还是选择。
如果有人继续问下去,那么,我还乐意于告诉他:最痛苦、最折磨人、最能酿成悲剧的,也是选择。
这就奇怪。
说选择重要,并不难理解。
&ldo;失足成千古恨&rdo;嘛!
说选择困难,也不难理解。
公私不能兼顾,忠孝难以两全,因此左右为难,狼狈不堪。
但是,困难归困难,有选择总比没选择好,能选择总比不能选择好。
没有选择,就没有比较;有选择的可能却没有选择的权利,就更加痛苦。
因为那不但意味着你会眼巴巴地失去最佳机会和最佳结果,而且意味着你只能任人支配甚至任人宰割,毫无自主权可言。
没有自主权,也就是没有自由,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幸福感。
所以,有选择,能选择,实在应该说是一种幸福。
但是,事实上似乎也不尽然。
有人告诉过我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期间,在一处德国法西斯集中营里,关押着一位美丽的犹太少妇和她的儿一女。
大屠杀前夕,为了拯救她的儿女,她被迫献出了自己的肉体。
然而,这位美丽而善良的犹太少妇万万没有想到,她用贞洁和节操换来的竟只是这样一个选择的权利:她可以在两个亲生子女中选择一个和她一起活下来。
显然,这也同时意味着必须由她选择另一个孩子去死。
于是她祈求法西斯允许她来替代孩子去死,但得到的回答是:或者你和两个孩子中的个一起留下来,或者都去死。
少妇如遭雷击,茫然不知所措,而走向死神的队伍却继续前行。
就在两个孩子即将跨进毒气室门槛的那瞬间,少妇大声喊道:&ldo;留下我的儿子!
&rdo;结果呢?结果是她的女儿被残杀了,她自己则疯了。
你能说这样的选择也是幸福吗?
沈石溪的小说《暮色》,写的也是一次同样痛苦、沉重和注定只能以悲剧告终的选择。
在风雪弥漫的朵玛尔糙原上苦苦觅食的埃蒂斯红豺群,已经饿了整整三天。
就在整个豺群即将分崩离析甚至会互相吞吃的关键时刻,他们获得了命运之神恩赐的一次转危为安的机会,然而这一机会却又必须用一匹苦豺的生命去换取。
所谓苦豺,也就是钓饵,其命运当然是九死一生。
苦豺依例由豺王指定。
但选择的标准只能是年龄加衰老度,再加上整个豺群的&ldo;民意&rdo;。
按照这个标准,这个类似于人类社会中炮灰殉葬品敢死队的角色,就几乎注定了只能由豺工索坨的亲生豺娘霞吐来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