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一、影响铁炮射速的技术因素分析
火炮射速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不损坏火炮、不影响射击精度和保证安全条件下发射炮弹的能力。
火炮发射炮弹的快慢,反映着火炮威力的大小。
影响因素之一:装填弹药的方式迟滞射速的提高。
前膛装滑膛炮因装弹程序复杂而使射速缓慢。
如欧洲16世纪以来迄至19世纪中期以前,陆上用加农炮的装药、填弹、发射过程:《美国海军》中说:&ldo;首先将火药(装在一个帆布袋中)装填到药膛中,用软布包裹起来的炮弹填放在火药上面的弹膛中,之后将一枚长钉插入到火炮后上部的&lso;撞击孔(装填烘药和点火用的小孔)&rso;中并刺穿药袋,将少许火药(也是黑火药,唯硫磺比例稍高)倒入撞击孔中,然后便点火了。
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并且出现很大的后坐力,而系在船体上的炮索则对火炮起到固定的作用。
用水将炮管湿以消灭可能存在的残余火星,然后重新开始上述周期&rdo;〔2〕。
至于海上用舰炮发射炮弹的办法:《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说:自17世纪初叶起,&ldo;英国海军的基本战术是以五艘舰为一组,每次只有一艘战船用舷侧炮向敌舰射击,其余各舰忙着装填弹药。
一艘舰射击完毕第二艘射击,一艘接一艘依次射击&rdo;〔3〕。
《海上实力》中说:19世纪中期以前的英军&ldo;&lso;舷炮齐射&rso;一般并不是一艘舰上一侧所有的火炮同时发射,那样会严重损伤船骨。
通常是先发射前炮,然后按顺序依次发射,除非敌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rdo;〔4〕。
欧洲许多著作附有18世纪末以来的火炮发射程序图〔5〕,依次为发射炮弹的专用工具、刷膛、装填弹药、捣实、支好炮架、瞄准、点燃火门将炮弹发射出去。
承载在四轮炮架上的舰炮与双轮支撑的陆地用火炮相比,主要是后坐靠绳索控制,其余完全相同。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舰炮除燧发机(它产生火花进入火门引火,代替了过去松散的火绳点火)的点火装置和定装弹药的采用发生变化外,其余程序依然如故。
以上看出,前膛装滑膛炮由于装填弹药速度缓慢,故射速不会很快。
因素之二:火炮发射后调回原位费时费力。
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炮架皆为前装架退式的刚性炮架,至于后装架退炮和管退炮的出现,那已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了。
刚性炮架通过耳轴与炮架直接刚性连接,炮身只能绕耳轴俯仰转动,与炮架间无相对运动,发射时整炮后坐。
因此,火炮通常造得很重,以便稳定炮位,但在人工搬运或用牛马拖运时,均很困难。
火炮恢复到发射位置、重新瞄准需延误时间,射速受到影响。
因素之三:火炮发射炮弹后,炮膛发热,需要冷却,才能重新装填火药,冷却越慢需要等待的时间越长。
因素之四:每次火炮发射后,都要花费时间清理炮膛。
因为黑色有烟火药中的硫磺是一种粘固剂,它能使炭和硝石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