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内心的小人:嘤…
第55章没有酱油曲
一年之内,城堡里的仆人都要住上有火炕的泥屋,能吃上杂粮糊糊!
这是徐天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后面的计划已经大致有了雏形,但以现在这种条件来说还是太过不切实际,再加上现在手头上也没有记录的东西,徐大领主也没有详细规划的打算,毕竟细节这东西总是瞬息万变,就像是某位名人说过的——计划,就是用来改变的。
今天的事情似乎格外顺利,阳光很快就把黄豆晒干,在徐天兴致勃勃的想要将豌豆和炒熟的面粉拌在一起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没有酱油曲。
没有酱油曲。
酱油曲。
曲。
问:没有酱油曲怎么做酱油?
答:做个屁哦,洗洗睡吧。
都想好了半年以后酱油的种种用法的美妙画面哗啦一下彻底破碎,徐天再次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所谓的天选之子,好在也不是第一次受到打击,还能够保持面无表情的沉稳姿态——过去的事情总是会在你的身上多多少少留下印记,比如翻车这回事翻着翻着就习惯了。
河沙大多数都是细腻的存在,之前用着的时候只觉得十分顺手,直到现在需要比较大的砂粒的时候才知道世间万物都是一饮一啄皆有定数,昨天的欢喜也是今天的忧愁的根源…徐大领主熟练的将脑子里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悲春伤秋的文艺思想踹飞,慷慨的将筛子租给了正在痛苦的挑拣着砂粒的仆人,并得到了对方感激的眼神然后悄悄离去深藏功与名。
别说什么租借行为令人唾弃,连仆人的粮食都要克扣这种鬼话,斗米恩升米仇的事情徐天在前世就已经见过不少,甚至他自己也扮演过其中的角色,知道人天生的劣根性——免费的东西往往不会得到珍惜,没有条件的好最后只会变成理所当然甚至得寸进尺。
筛子就算再笨重也比手工要好用的多,这一次挑出来的都是相对大的沙粒,准确来说它们其实有另外一个称呼——砂子,虽然徐大领主还是看不太出它们除了体型以外的区别,但可以直接吃的炒面要用砂子是代代传下来的智慧,徐天也无意违背,左右他只不过是多等一点时间,还能让某些仆人得到一些粮食,双赢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
嗯,这一次徐大领主要做的是杂粮炒面,如果顺利的话商人眼中的无用粮食那就可以直接消耗干净了,虽然杂粮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一个不懂比例没有发酵工具的咸鱼来说还是太过艰难了,以前自己看到的食谱就算再怎么磕碜至少还会打个蛋进去,现在…
甩掉总是莫名其妙出现的思绪,徐天指挥着厨师将这些大小相似的砂子倒进铁锅开始翻炒,毫不意外的得到了他们震惊的眼神,但这些对徐大领主来说早就已经习惯了,只是十分耐心的再次重复了一遍。
砂子倒进去开始翻炒,事先淘洗过却没有晒干的砂粒就算再怎么沥干水分表面依旧有着湿气,锅上不断飘出白烟,那是砂子中的水分在逐渐离开,而徐天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耐心的等待着水汽的彻底消失。
做酱油的炒面可以说是炭化过度,营养素基本上已经被破坏干净,而之前徐天吃的并不是纯粹的小麦粉炒面,也正是为了补充营养,而徐大领主现在要做的是被种花称为“禾田粮”
的好东西,味道怎么样虽然还不太清楚,但起码从营养学的搭配上还是勉强合格的。
碗豆、黑麦、黑豆、蚕豆,鹰嘴豆…各种粮食混合在一起难以分开,在平常人眼中真的令人抓狂,但放在现在却恰好是做禾田粮的材料,毕竟这个讲究的就是一锅端,只要是粮食那就都可以一起炒,再加上贮存时间也长,所以农家一般喜欢大量制作,讲究的就是一个量大管饱。
细砂炒热后放入这些已经洗净晒干的混合粮食,厨师开始卖力的翻炒,很快就有一种混合着的粮食味道出来,徐大领主的双眼紧紧的盯着锅,生怕一不下心就熟过头焦了,好在厨师的功力深厚,杂炒顺利出锅,初次制作就来了个开门红。
最困难的一步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筛掉砂子放凉磨粉就行,还有一种炒面方法是每种粮食分开炒,但那样对厨师负担大不说,还十分麻烦,在追求效率的徐天眼中果断被直接放弃。
最后的效果怎么样味道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大家都是吃了多年糊糊的人,忍耐力早就被锻炼出来了,徐天在乎的是这玩意是真的能让人营养均衡而且保存时间很久吗?如果有任何一项达不到要求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将杂粮直接一起炖糊糊,在这个粮食生了虫子还会欢喜的当成吃了肉的时代,人们的胃口是十分惊人的。
还是前世的某位伟人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徐大领主作为实践出真知的红旗下长大的娃子,决定顶着压力来做两个小实验,一个是营养问题,另一个就是保存时间——不担心会没有人愿意来,在这个时代能吃上黑麦和杂粮的都是骑士老爷,就连管家都只是糊糊吃到饱,一日三餐都能吃粮食的诱惑从来不会小。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选几个人怎么选?
徐哥终究是徐哥,很快想到了一个简单粗暴还双赢的办法——考试!
是的,你没有看错,徐天还要举行一场考试,主题就是阿拉伯数字和汉字的考核,之前就算再忙他都没有忘记教导管家,而管家也每天都会将一些常用字写在空地上供人观看,现在应该是验收成果的时候了,徐大领主可不想以后富裕了,自己的领民还用着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文字,或者干脆就直接当了个文盲——种花文化必须在这里落地生根,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人们认识种花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