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3章

此必须抵死不认。

其实,一两处错儿又算得了什么,万岁爷身上还有个龙虱呢!

但在中国,就是不许你有三差两错:要么你全知,要么你全不知!

稍有一两处不知,就等于什么都不知。

于是,为了证明自己全知,就得拼命炫耀、卖弄、掉书袋。

甭管写什么文章、一定都得引经据典,前三皇后五帝,东日本西印度,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包括道听途说间接知道的)都抖落出来,就像装了玻璃门的&ldo;两脚书橱&rdo;,大步地在街上走。

好在科技进步了,再厚的书也能刻成光盘,不怕肚子小装不下。

只要装那么片,也就&ldo;满腹经纶&rdo;。

这也没法子。

中国的学问,历来就是这么个做法,因为真理一早被发现,知识已然穷尽,&ldo;先王之道备矣&rdo;,没后生小子们什么事。

所以&ldo;朝闻道&rdo;,则&ldo;夕死可也&rdo;,连活着都没了意义,还做什么研究?也就是比赛谁知道得多。

比来比去,比到钱钟书,冠军决出来了。

钱先生三朝元老八国联军,外语都会好几门,中国书更是没有没读过的,你比得了?比不了,就去找小军的碴,或者问一句&ldo;你见过杀头么&rdo;,顺便一巴掌砍在王胡脖子上,让他瘟头瘟脑好几天。

反正,得让大家伙儿知道,咱也是知道事儿的。

如果别人不知道咱也是知道事儿的,或以为咱们什么都不知道,那书岂不是白读了?

总之,读书人,知识分子,就是有学问,知道的事情多。

别人知道的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他也知道,就是不知道他自己。

王朔管这些人叫&ldo;知道分子&rdo;。

至于他老弟是什么分子,我们就不知道了,也许只能叫&ldo;不知道分子&rdo;吧!

中国有知道分子,有不知道分子,知道自己其实无知的知识分了,好像不太多。

不知怎么,忽然想起段广告词:

乐百氏,知道不知道&lso;了哎呀,不就是者喱吗?哪那么简单呀!

是没那么简单。

&ldo;青年必读书&rdo;质疑

有知识的人都希望别人有知识,读书人也都愿意别人读书,至少是愿意别人知道读书好。

但要说&ldo;开卷有益&rdo;,不少人心里就会犯嘀咕,心想古今中外的图书汗牛充栋,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哪能不识好歹一勺烩了?要是该读的没读不该读的读了,岂不误人子弟?最好是请那年长的、有学问的、见多识广的、一眼就能看穿是白娘子还是白骨精的,给筛选筛选,甄别甄别,定个盘子指条道,免得年轻人误入歧途,坏了自己的前程。

于是就有了&ldo;青年必读书&rdo;。

我丝毫也不怀疑导师或准导师们开列诸如此类的单子是一片好心,也绝对相信这些单子不会离谱到哪里去。

毕竟有资格开书单的,即便不是什么泰山北斗吧,好歹也是高楼路灯,总归有些分量,而一个人平时说话做事哪怕再随便,这时也断然不敢马虎。

因为一不小心,单子没开好,弄得舆论哗然,不但会被吊销导师或准导师的&ldo;营业执照&rdo;,没准还会背上&ldo;贻误青年&rdo;的罪名,岂是开得玩笑的事?然而可疑之处也正在这里。

为了保住自己的学术名声,为了显示自己的学术水平,为了体现书单的学术分量,也为了&ldo;百年树人&rdo;,这一&ldo;千秋大业&rdo;,导师和准导师们选择的,十有八九都是经典名著。

什么《论语》啦,《孟子》啦,《史记》啦,《汉书》啦,《诗经》啦,《楚辞》啦,要不就是《古文观止》啦,《唐诗三百首》啦,再加《水浒》、《红楼》、《三国》、《西游》,或者其中的某些章节段子,总之是大家伙儿熟得不能再熟,谁都知道是好东西的东西。

想想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世界上的好书那么多,总不能都罗列出来。

为了保证书单的权威性,不至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好挑顶尖级的说。

结果,挑和不挑,说与不说,没什么两样。

相邻小说
皇妻  主君驯龙指南  恐怖的QQ群  边山寒[种田]  帝国的终结  海棠三号  瓮城火  快穿之黑化前妻重生了  [穿书]被顶A校草盯上后  [网王同人]立海三连霸是蒸的才能吃  遥望行止  从星空到心灵  全帝国都在撮合我俩  (网王+死神同人)假面归来  岳小玉  东北娇妻:开局给霸总脑袋干开瓢  帆江倒海  读城记  幻魔录  我在末世里开度假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