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夏叔芳劝他把情况向北京大学农学院说明一下,解除聘约。
谁知彭家睦把头得像货郎鼓似的。
叹了口气:&ldo;人,总得讲信用吧!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已经答应了人家,不便再改口。
&rdo;
夏叔芳知道彭家睦一向很讲究信用,也就不再勉强。
在暑假之后,夏叔芳和彭家睦一起来到上海。
夏叔芳从上海坐船到青岛,而彭家睦则出发去北京。
他们俩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两封来信
1947年8月底,彭家睦来到北京。
他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担任了土壤调查及土壤物理学助教。
在那里,他工作了一年,独自编写了《土壤物理实验讲义》,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验。
另外,他还进行了关于中国土壤的化学分析与机械分析方面的研究。
夏叔芳则在山东医学院当了一年助教。
他们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来往。
1948年暑假,夏叔芳回到南京。
这时,她家里托人在南京给她找到了工作,于是,她便转到南京中央大学物理学院生物系担任助教。
彭家睦在这年暑假从北京回到广东探亲。
经过上海时,正好王应睐教授已调到上海的&ldo;中央研究院&rdo;科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便去看望王老师。
王应睐缺少助手,劝彭家睦到上海工作。
这时,彭家睦的一位同学因失业而万分痛苦。
彭家睦便把北大农学院土壤系的工作让给了他。
自己应王应睐之邀,到上海的中央研究医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当时的职务是&ldo;技佐&rdo;。
由于那篇关于&ldo;黄豆芽&rdo;的毕业论文还没有做完,彭家睦在王应睐的指导下,继续进行这项科学研究工作。
不久,彭家睦收到了两封来信。
一封信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是彭浙写来的。
当时,彭浙在美国学习,知道芝加哥大学招考生物化学研究生,想让彭家睦到那里去深造。
信中说,美国对于中央大学的毕业生是优待的,只要有一个知名教授介绍,就很容易考取。
彭浙建议彭家睦请王应睐教授写封介绍信,手续很快便可办妥。
另一封信来自于南京,是夏叔芳写来的。
夏叔芳用暗语告诉他,这里有人要北上,到&ldo;山那边&rdo;的&ldo;好地方&rdo;去。
她征得他们的同意,可以一起北上。
夏叔芳在信中问彭家睦,是否愿意北上?如果愿意,就结伴同行。
这两封信,犹如两颗石子投入彭家睦的脑海,激起了波澜。
他犹豫,旁徨。
到美国留学去,这是他曾经向往过的,并对二哥谈起过。
正因为这样,彭浙尽力在美国为他办好了手续。
到&ldo;山那边&rdo;的&ldo;好地方&rdo;去,这也是他向往的,并且对夏叔芳说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