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郭嵩焘平时讲洋务,本已为守旧的&ldo;卫道君子&rdo;所不满,如今居然参劾杀洋人的岑毓英,在他们看,显然是私通外国,因而引起了公愤,连他平素往来密切的朋友、门生,对他亦很不谅解,湖南则有许多人不认他是同乡。
此外京师有人做了一副对联骂他:&ldo;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ldo;
到得第二年七月底,中英订立《烟台条约》,&ldo;滇案&rdo;解决。
郭嵩焘可以启程赴英国了,当时称为&ldo;放洋&rdo;,而&ldo;放洋&rdo;以前又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
有个广东人叫刘锡鸿,原任刑部员外郎,此人是郭嵩焘在广东的旧识,谈起洋务来,颇为投机。
此时希望跟郭嵩焘一起放洋。
但谈洋务是一回事,办洋务又是一回事,郭嵩焘认为刘锡鸿脾气太刚、好意气用事,而办洋务是&ldo;水磨工夫&rdo;,颇不相宜。
哪知刘锡鸿不死心,托出郭嵩焘的一个好友朱孙治来关说。
朱孙治向郭嵩焘说:&ldo;你批评他不宜办洋务的话,我都跟他说了,他亦很有自知之明,表示一切不问,你只当带一个可以谈谈,以解异国寂寞的朋友好了。
&rdo;
听得这样说,郭嵩焘可怜刘锡鸿穷困不得意,便上奏保他充任参赞。
刘锡鸿是个司员,而且只是六品的员外郎,论资格只能当参赞。
不过上谕下来,竟是&ldo;刑部员外郎刘锡鸿着即开缺,以五品京堂候补,并加三品衔,充出使英国副使&rdo;。
这种例子,殊为少见,其中有个内幕,军机大臣李鸿藻对郭嵩焘的态度,有此怀疑,怕他出使后,处处帮英国人讲话,因而提拔刘锡鸿,以副使的身分去钳制正使。
这刘锡鸿是个不明事理的人,以为李鸿藻派他去当&ldo;打手&rdo;,所以谢恩以后,便去看郭嵩焘,责问他为何不保他当副使而当参赞?说他不够朋友,另外还有很难听的话,等于是骂了郭嵩焘一顿。
郭嵩焘气得半死,总是遇到这种恩将仇报的人,只好自怨命中注定。
后
来刘锡鸿果然处处跟他为难,而且大吵大闹,不顾体统,郭嵩焘写信给李鸿章,形容共事为&ldo;鬼嗥于室,狐啸于梁&rdo;,公使馆的上下不安,可想而知。
其时刘锡鸿已调充驻德公使,可以单衔上奏,彼此互劾,而由于刘锡鸿有李鸿藻撑腰,占了上风。
李鸿藻的门下,赫赫有名的&ldo;翰林四谏&rdo;之一张佩纶,上奏&ldo;请撤回驻英使臣&rdo;。
郭嵩焘大为泄气,一再求去,终于在光绪五年七月改派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接替郭嵩焘,不过刘锡鸿亦同时垮台,改派郭嵩焘所欣赏的李凤苞使德。
这是李鸿章力争的结果。
郭嵩焘在英国博得极好的声望,所以于郭之去,多表惋惜。
郭嵩焘原配早死,继室下堂,只带了个姓梁的姨太太赵英,照她的身分是不能觐见维多利亚女王的,竟亦破例特许。
但在英国如此,回国后郭嵩焘自知李鸿藻这班人不会放过他,而且已六十二岁,因而决意引退,一到上海即称病,不回京复命,而请开缺,终得如愿以偿,回湖南后住在长沙。
身虽在野,并不消极,关于时政,特别是洋务方面,常跟李鸿章、曾国荃书信往米,细作讨论。
日子过得也还闲适。
这一年,光绪七年,郭嵩焘年初年尾有两件比较快意之事,一件是二月间,调回国充任通政使司参议的刘锡鸿,因为李鸿章敲掉了他的&ldo;洋饭碗&rdo;
记恨在心,奏劾李鸿章跋扈不臣,俨然帝制。
李鸿章正在红的时候,刘锡鸿自不量力,出以此举,自然是自讨没趣,上谕斥责其&ldo;信口诬蔑,交部议处&rdo;。
结果竟落得个革职的处分。
再一件就是左宗棠来拜访。
排场阔极,顶马、跟马高脚牌,前听后拥一顶绿呢大轿,内中坐的是头戴宝石顶、双眼花翎、身穿四开褉袍黄马褂,鼻架一副大墨晶镜的东阁大学士烙靖候。
首府长沙知府及首县长沙县,早就在郭嵩焘家附近,清道等候。
湖南省的藩、两司、候补道等等,亦来站班。
可是郭家双扉紧闭,拒而不纳,左宗棠只好在大门口下轿,由戴红顶子的&ldo;材官&rdo;上门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