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这种地位的变化是把幼儿期进行的嘲弄方式以新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传导给正在成长的少年男孩心中。
到了八、九岁,孩子有时就要受到家里人真正的排斥、打击。
如果老师向家里报告说他不听话或有不逊的举动,或者操行分不及格,家里的人便不理睬他。
假如店主人指责他做了某种淘气的事,那就意味着&ldo;侮辱了家庭名声&rdo;,全家人都会批评指责他。
我认识的两个日本人在十岁以前曾经两次遭到父亲逐出家门,又因为羞耻,也不敢到亲戚家去。
他们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处罚。
当时,这两个人都只好呆在外边的窝棚里,后来被母亲发现,经母亲调解才得以回家。
小学的高年级孩子有时被迫关在家里&ldo;谨慎&rdo;,即&ldo;悔过&rdo;,专心致志地写日本人十分重视的日记。
总之,家里人都把这个男孩看作他们在社会上的代表。
小孩遭到了社会的非难,全家人就反对他。
他违背了&ldo;对社会的情义&rso;,就别指望家庭的支持,也不能指望同年人的支持。
他犯了错误,同学就疏远他,他必须赔不是并发誓不再犯,否则伙伴们就不理他。
正如杰佛里&iddot;格拉所论述:&ldo;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从社会学角度看来,上述种种约束达到了极不寻常的程度。
在有大家族或其它宗派集团活动的大多数社会中,当集团成员受到其它集团成员的非难和攻击时,该集团一般均一致起而袒护。
只要他继续得到本集团的赞同,在必要时或者在遭到袭击时,他坚信能得到本集团的充分支持,而敢于与本集团以外所有的人对抗。
而在日本情况则似乎刚好相反。
也就是说,只有得到其它集团的承认,才能指望本集团的支持。
如果外部人不赞成或加以非难,本集团也会反对他、惩罚他,除非他能使其他集团撤销这一非难或直到撤销这一非难。
由于这种机制,&lso;外部世界&rso;赞同的重要地位也许是其他任何社会不能相比的&rdo;。
在这段年龄以前,女孩子的教育与男孩子的教育没有本质的区别,只在细微末节上有点差异。
女孩子在家里比兄弟受的约束要多些,事情也要多做些,虽然小男孩有时也得看护婴儿。
在接受赠礼和关怀时,女孩子总得屈居末位。
她们也不能象男孩子那样脾气暴躁。
但是,从亚洲少女来说,她们有惊人的自由。
她们可以穿鲜红的衣服,与男孩子一起在外面玩耍吵闹,而且常常毫不服输。
她在幼儿期也&ldo;不知耻&rdo;。
从六岁起到九岁,她们逐渐懂得对社会的责任,其情况和体验与男孩大致相同。
九岁以后,学校就男女分班,男孩子们逐渐重视新建立的男性团结。
他们排斥女孩子,害怕被人看见和女孩子说话。
母亲也告诫女孩子不要与男孩子交往。
据说这种年龄的少女动辄忧郁寡欢,不喜外出,难于教育。
日本的妇女说这是&ldo;童欢&rdo;的终结。
女孩的幼年期因被男童排挤而结束。
此后,多少年,她们的人生道路只能是&ldo;自重再自重&rdo;。
这一教导将永远持续,无论是订婚之时,还是结婚以后。
男孩子在懂得&ldo;自重&rdo;和&ldo;对社会的情义&rdo;之时,还不能说已懂得日本男子应负的全部义务。
日本人说:&ldo;男童从十岁起开始学习&lso;对名分的信义&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