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38章

曾国藩早在京城为官时,深研《易经》,对&ot;潜龙在渊&ot;尤为注意。

他初建湘军时,水陆两军加一起只有一万余人,这时若和太平天国的百万之师相对抗,无异以卵击石。

因此曾国藩为保护他的起家资本,四次抗清廷圣旨,而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师吴文镕被太平军击败,见死不救,可以说把事做得够绝情了。

1853年,曾国藩把练勇万人的计划告诉了爱将江忠源。

江忠源不知深浅,立刻向清廷和盘奏出,结果船炮未齐就招来咸丰皇帝的一连串征调谕旨。

第一次是1853年,太平天国西征军进至蕲、黄一带,武汉危急,清廷接连下令曾国藩率炮船增援湖北。

第二次是同年12月,太平军大将胡以晃进攻庐州,清廷令曾国藩督带船炮兵勇速赴安徽救援。

第三次是1854年2月,太平军袭破清军黄州大营,清廷再次催促曾国藩赴援武汉。

曾国藩深知太平军兵多将广,训练有素,绝非一般农民起义队伍可比,没有一支劲旅是不能贸然去碰的。

况且与太平军争雄首先是在水上而不在陆上,没有一支得力的炮船和善战的水勇,是无法与拥有千船百舸的太平军相抗衡的,甚至连兵力调动和粮饷供应都会发生困难。

因而,曾国藩打定主意:船要精工良木,坚固耐用!

炮要不惜重金,全购洋炮。

船炮不齐,决不出征。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ot;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ot;。

&ot;此次募勇成军以出&ot;,&ot;庶与此贼一决死战,断不敢招集乌合,仓卒成行,又蹈六月援江之故辙。

虽蒙糜饷之讥,获逗留之咎,亦不敢辞&ot;。

一时形成&ot;千呼万唤不出来&ot;的局面。

其实,清廷催曾国藩赴援外省,不过以湖南乡勇可用,令其前去配合绿营作战,以解决兵力不足的困难,这也是过去常有的事,决非要他充当主力,独力担负与太平军作战的

重任。

所以当曾国藩在奏折中处处以四合防为词,声言&ot;事势所在,关系至重,有不能糙糙一出者&ot;时,咸丰皇帝即以讥讽的口吻在奏折上批道:&ot;今览你的奏章,简直以为数省军务一身承当,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日矜诩自夸,以为天下人才没有超过自己的,及至临事,果能尽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笑于天下!

&ot;可见,咸丰皇帝对曾国藩是很不理解的,在他看来不过是无知书生的好高骛远和自我吹嘘,并非深思熟虑的举动。

因而,咸丰皇帝再次促其赶紧赴援&ot;,并以严厉的口吻对曾国藩说:&ot;你能自担重任,当然不能与畏葸者比,言既出诸你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

&ot;曾国藩接到谕旨后,仍然拒绝出征。

他在奏折中陈述船炮未备、兵勇不齐的情况之后,激昂慷慨地表示:&ot;臣自知才智浅薄,惟有愚诚不敢避死而已,至于成败利钝,一无可恃。

皇上如果责臣以成效,则臣惶悚无地,与其将来毫无功绩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时据实陈明受畏葸不前之罪。

&ot;并进一步倾诉说:&ot;臣不娴习武事,既不能在籍服丧守孝贻讥于士林,又复以大言偾事贻笑于天下,臣亦何颜自立于天地之间乎!

每到夜间焦思愁闷,只有痛哭而已。

为臣请皇上垂鉴,怜臣之进退两难,诫臣以敬慎,不遽责臣以成效。

臣自当殚尽血诚,断不敢妄自矜诩,亦不敢稍涉退缩。

&ot;咸丰皇帝看了奏折,深为曾国藩的一片&ot;血诚&ot;所感动,从此不再催其赴援外省,并以&ot;朱批&ot;安慰他说:&ot;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然汝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

&ot;曾国藩&ot;闻命感激,至于泣下&ot;,更以十倍的努力,加紧了出征的准备。

多少年后,他还对此念念不忘,并专门请入从京中抄回原奏(因底稿在九江与座船一起丢失),与咸丰皇帝的&ot;朱谕&ot;一起保存,&ot;同志恩遇&ot;。

第61节:第六章曾国藩的进退之智(4)

曾国藩为坚持船炮不齐不出省作战的原则,不仅拒绝了清朝最高统治者咸丰皇帝的命令,也摈弃了师友的私人情谊。

相邻小说
穿书七零:柔情糙汉娇娇妻  前妻有毒 总裁吃上瘾  挺经  [HP同人]挖黑魔王墙脚  小飞鼠历险记[星际]  [综]租赁女友事务所  [综漫] 拥有纳萨力克守护者后成为最强  小夫郎靠种田养傻夫  苗疆客  (剑三同人)天意如刀  她和她的黑莲花徒弟  晚清有个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公子如玉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全书·冰鉴  翼展星穹  绝不放手  曾国藩传  冰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