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31章

第49节:第五章曾国藩的用人之律(4)

二是注意选用那些&ot;简默朴实&ot;之人。

曾国藩对于绿营兵官气深重,投机取巧,迎合钻营的腐败风气有着很深的认识,他说:&ot;国家养绿营兵五十余万,二百年来所费何可胜计!

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战之用,实以官气太重,以窍太多,漓朴散淳,其意蔼然。

&ot;为了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曾国藩规定,不用入营已久的绿营兵和守备以上军官,选将必须注重&ot;纯朴之人&ot;,即脚踏实地、无官气、不浮夸伪饰之人。

这种将纯朴之人委以重任的做法,对提高湘军的战斗力极为重要。

三是选用能&ot;坚忍耐劳&ot;之人。

&ot;坚忍&ot;亦就是打仗时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

曾国藩虽为一介儒生,对于治军最初没有多少军事经验,但他清楚,行军作战倍加艰辛,只有&ot;立坚忍不拔之志,卒能练成劲旅……数年坎坷艰辛,当成败绝断之处,持孤注以争命。

当危震撼之际,每百折而回。

&ot;他提倡在艰苦环境中矢志不移的勇气。

曾国藩在其一整套的选将标准中,一反中国古代兵家论将、选将的方法,而将&ot;忠义血性&ot;,意即对封建政权的忠心放在了第一位。

为此,他不拘一格,不限出身,大量地提拔书生为将。

在湘军将领中,书生出身的人占百分之五十八。

在曾国藩看来,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出身卑微,迫切希望改变所处的社会地位。

按惯例是应通过读书做官的方式来达到其目的。

然而,清朝末年的状况却使他们无望改变

社会地位。

据统计,清末全国绅土人数约有145万,政府官职及头衔仅能容纳15万,闲居乡里的绅士至少有130余万,两者之间差距悬殊。

当社会统治秩序受到农民起义的冲击,

他们将本能地站出来,以封建的卫道精神同农民军进行对抗,捍卫封建的统治秩序,加之无官可做只好投笔从戎,一显身子。

按照这些标准选将练兵,处理将士关系,虽未必能达到他的&ot;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人心&ot;的目的,但确实使曾国藩得到了一支非比寻常的军队,从而使他博得了皇

帝对他的重用和将士僚属对他的拥护。

除这些明文规定的标准之外,曾国藩还有一套只实行、不公开的选将方法,其内容如下:

一是表现欲过强的人,不可久用。

大家在一起交往,如果一个人老是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处处争强逞能,不给别人以表现和施展的机会,那么别人很快就会对他产生反感,将来--起合作共事的结果就可

想而知了。

二是慎用有大才而性格偏激之人。

前后出入曾国藩幕府的人不下三四百,走出曾国藩幕府而任高官者也不下百余人。

曾国藩与这些人的关系大体是很融洽的。

但只有少数几个人很不买曾国藩的账。

左宗棠就是其中之-。

对于左的天才可用,他多次向清廷密保、密荐,但对左在自己手下工作,曾国藩却十分慎重。

左宗棠于咸丰九年十二月结束了在湖南巡抚手下的幕客生涯,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还是采纳了王柏心的建议,沿江东下投奔曾国藩去了。

当樊燮京控案结案后,即涉及到了左宗棠的出路问题。

此时左宗棠已有意随同曾国藩攻打太平天国,咸丰十年四月二十日,清政府命兵部郎中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

但曾国藩却在是否任用左宗棠襄办军务的问题上,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他承认,长期以来左宗棠在湘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府,大力支持他筹建湘军,湘军&ot;出征&ot;后,为湘军募勇、集饷,厥功甚大。

相邻小说
小夫郎靠种田养傻夫  前妻有毒,总裁吃上瘾  冰鉴  曾国藩传  公子如玉  绝不放手  苗疆客  翼展星穹  (剑三同人)天意如刀  [综漫] 拥有纳萨力克守护者后成为最强  [HP同人]挖黑魔王墙脚  [综]租赁女友事务所  曾国藩家书  穿书七零:柔情糙汉娇娇妻  曾国藩全书·冰鉴  她和她的黑莲花徒弟  曾国藩家训  挺经  小飞鼠历险记[星际]  晚清有个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