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49节:第六章 向理性挑战(7)
一般人以为自己的行为总是有着一定的目的,尼采认为,所谓目的只是我们的幻想,其实是&ot;需要&ot;的铁手,摇着&ot;偶然&ot;的骰子盒,决定着我们的行为。
参看《朝霞》第130节。
行为的真正动因是我们心理中积聚的某种力量,这种力量等待着释放,而&ot;目的&ot;不过是为释放找到的或然性极大的某个渠道。
参看《快乐的科学》第360节。
存在于无意识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就是需要,或者说冲动。
&ot;在每一行为中都有一冲动的满足,这冲动抓住这行为如同它的一个掠获物。
&ot;《朝霞》第119节。
《尼采全集》第4卷,第123页。
尼采感叹人们对于冲动所知太少,对于这些冲动的数目和强度,落潮和涨潮,相克和相生,尤其是对于它们&ot;调养&ot;的规则,完全一无所知。
可是,冲动的&ot;调养&ot;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性质。
每一种冲动都不可遏止地寻求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或者如同得不到雨水的植物一样枯萎,或者寻求假想的满足。
这就是&ot;调养&ot;的过程。
由于我们对这个过程的无知,我们就把这种&ot;调养&ot;完全交给偶然性去支配。
把冲动譬作乌贼鱼的触手,哪些触手得到营养而滋长,哪些因营养不良而枯落,完全听凭偶然。
这样长成的乌贼鱼,即我们的人性,也就成了偶然的产物。
参看《朝霞》第119节。
人的内心世界的状态和性质完全取决于各种冲动此消彼长的具体情况。
&ot;所有未能向外释放的冲动都转向了内部--人身上事后被称作他的&39;心灵&39;的东西借此方才长成。
整个内心世界,原本单薄得好似夹在两张皮之间一样,当人的向外释放受阻之时,便适度地彼此分开和生成,获得了深度、宽度和高度。
&ot;《道德的谱系》。
《尼采全集》第7卷,第380页。
并非人的一切冲动都应当得到满足的。
现实情境也确实迫使人抑制自己的某些冲动。
抑制在少数情形下导致冲动的消失,在多数情形下却驱使人寻求变相的满足,用精神分析学的术语说,就是&ot;移置&ot;。
在精神分析学中,移置作用的揭示实为阐明无意识机制的关键。
我们看到,尼采对于各种移置方式实际上都已经有所论述。
第一,梦幻。
被压抑的冲动在梦幻中得到满足,包括夜梦和昼梦。
弗洛伊德以《梦的解析》(1900)一书为精神分析学奠基,而尼采比他早二十年到三十年就对梦的作用和机制做出类似的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