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一
颐和园仁寿门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七(1898年6月15日),对于慈禧来说似乎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春末的一天。
然而,对于帝师翁同龢来说却是一个不普通的日子。
这一天是老人六十九岁的生日。
可是,令这位已经伴随光绪帝学习和生活近二十年的老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自己的人生轨迹出现了陡然的转折。
这一天天未亮,翁同龢与往常一样,早早就与其他的大臣一起,来到颐和园朝房外,等候皇帝的召见。
颐和园修好以后,慈禧时常驻跸这里,光绪帝也就必须按时到颐和园向慈禧请安,并咨询对军国大事的处理意见。
前日,光绪帝按惯例来颐和园给慈禧请安,所以翁同龢等大臣们也就在颐和园留宿值班。
这天,天气特别阴沉,晚春的小雨下个不停,&ot;檐滴有声&ot;(《翁同龢日记》)。
此时,翁同龢的心情也犹如这阴郁的天气一样,难以豁然。
不一会儿,御前太监就传呼诸大臣进殿,但同时又宣布&ot;着翁同龢勿入&ot;。
闻听此言,在场的人无不面面相觑。
当其他大臣鱼贯而入,孤零零的翁同龢依然正襟危坐在朝房外等候。
宦海沉浮了数十年的老人已经预感到某种不测即将发生,在&ot;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ot;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里,身为臣下,此时的他也只有等待命运的安排。
三刻钟左右,被召见的大臣纷纷退出,并从翁同龢身边匆匆而过。
随后,御前大臣出来传一份罢免翁同龢一切官职的上谕,其主要内容为:
第83节:&ot;规范&ot;变法(1)
&ot;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近来办事,多未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
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
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
翁同龢着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
&ot;(《光绪朝东华录》)
这份出乎人们预料的上谕读罢,老人已是涕泪纵横。
人们不禁要问:翁同龢与光绪帝之间亲如父子,怎么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就有这样的上谕颁下?
师徒二人也会出现在一些事情存在不同见解的情况,但万万不到一定要把翁同龢从身边赶走的地步,即使在开缺前一日,同僚们依然见得两人十分融洽。
&ot;即在开缺前一日,(翁)尚在内廷行走,上意固鱼水契恰如常也。
&ot;(《蜷庐随笔》)
显然,骤然终止老人的官宦生涯并将其开缺回籍的上谕出自慈禧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