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然而,真正令统治者感到不舒服的舌头,是那种虽然未必就具体的朝政说三道四,但是却对统治的意识形态不敬的,所谓,&ot;得罪名教&ot;者。
东汉的王充,非孔刺孟,由于当时法网不严,让他滑了过去。
接下来孔融仗着自己是圣人之后,混说什么&ot;父子之间有什么亲情道义,当爹的制造孩子,当初无非是出于情欲,而子之于母,就像瓶子里面盛东西,东西出来了就两不相干&ot;。
结果被曹操办了,连家中未成年的孩子,一并提前见乃祖去也。
明朝的李贽,读了几本佛经,就说《论语》、《孟子》无非是圣人门下的懵懂弟子胡乱记的笔记,有头无尾,残缺不全。
更令人不堪的是,虽然历代都儒表法里,行申(不害)、韩(非)之政,但却不能说破,偏这个李贽,公开说申、韩的好话,硬是扯下了政治的遮羞布。
于是,李贽以古稀之年,被捉将官里去,断送了老头皮。
清朝文字狱最盛,但绝大多数无非是皇帝自己神经过敏,白日见鬼,只有吕留良、曾静案,才是真的&ot;大逆不道&ot;,吕留良在讲学中高扬民族大义,鼓吹反清,虽然未必得罪名教,但在华夷之辨上,戳痛了雍正皇帝,于是已经死掉的吕留良被挫骨扬灰,吕氏一族满门抄斩。
看来,文人最大的祸患,在于有一个不合时宜而且又能说出点名堂的舌头。
花儿与皇帝
皇帝的天下差不多都是凭刀枪打下来的,可是差不多像点样的皇帝都喜欢弄文作诗。
刘邦当年不过一亭长,大队干部而已,斗大的字能认识几个都说不准,可是人家也有《大风歌》:&ot;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
&ot;大抵也就是不识字的王熙凤&ot;一夜北风紧&ot;的水平,可是历代都夸好,说有帝王气象。
不过,拿皇帝跟皇帝比,刘邦的诗还真是不错。
就说乾隆的几万首歪诗,挨个排过去,没一首能赶得上当年刘亭长的。
早就听说当年的放牛娃朱和尚也作过诗,一直没福见到,见到以后吓了一跳,原来是首咏菊诗,诗云:&ot;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ot;虽是标准的薛蟠体,但却霸气得紧,听口气就是天字第一号,任谁都不怕,而且还要把别个干掉。
不过诗意好像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哦,原来黄巢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货色:&ot;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过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ot;这首诗,在过去那个特别推崇农民起义的年月里,曾经非常吃香。
黄巢跟朱元璋一样,都是农民造反的头儿,只是命不太好,仅仅做了个草头皇帝。
草头皇帝也是皇帝,皇帝抄皇帝,跟学者抄学者一样,本是自然之理,那时候又没有版权的说法,抄就抄了,断不会有好事者出来在媒体上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