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这就惹恼了通省文官。
案子就是钱,不是现钱也是天大的人情,你把抓捕、审判、监禁、处决权统统收归自己所有,别人还有什么活路?
曾国藩不尊重行政程序,视湖南通省官员如无物,更是大伤文官们的面子。
你要当好官,出成绩,这可以理解,谁不想往上爬?但能不能别把我们踩得这样狠,反衬得这样无能?你半年里办的事,超过了湖南几十年的工作成绩,这样干法,别人的面子往哪里摆?
咸丰皇帝任命的&ldo;帮办团练大臣&rdo;,并非曾国藩一人。
从咸丰二年十一月至三年二月,他一口气任命了十个省共四十三位退休或者丁忧在家的前官员为团练大臣。
绝大多数团练大臣行事都很明智。
他们的做法有三类。
洁身自好者深知自己不受地方官员欢迎,他们接到命令之后,在省城找间空办公室,挂个牌子敷衍两天,最后像大多数绅士那样,给团练捐些钱了事。
精于打小算盘者则视皇帝的圣旨为以公济私的好机会。
他们在地方上果真办起一支小小的民兵,不过主要目的却是保卫自己的庄园不受土匪抢劫。
一旦太平军大股部队到来,则立刻&ldo;逃遁&rdo;或&ldo;托病藏匿&rdo;了。
胃口更大者则把这个差事当成中饱私囊的绝佳机会。
他们扯着皇帝的幌子,以筹款练兵为借口,大肆敲诈地方富户。
&ldo;假公济私,百端纷扰,或逼勒州县供应,或苛派民间银钱,或于官设捐局之外,团练再设捐局,或于官抽厘金之外,团练再抽厘金&rdo;。
只有曾国藩一个人,一不要钱,二不要利,只想真正为国家分忧。
这就触犯了官场潜规则。
曾国藩混迹官场多年,当然不是不通世故之辈。
他自己说:&ldo;今岁以来,所办之事,强半皆冒侵官越俎之嫌。
&rdo;他悍然不顾,一意孤行,自有他的道理:&ldo;只以时事孔艰,苟利于国,或益于民,即不惜攘臂为之,冀以补疮痍之万一,而扶正气于将歇。
&rdo;后来,在给翰林院同事龙启瑞的信中,他又这样进行解释:
二三十年来,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榆修袂而养步,倡为一种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风,见有慷慨感激以鸣不平者,则相与议其后,以为是不更事,轻浅而好自见。
国藩昔厕六曹,目击此等风味,盖已痛恨刺骨。
今年乏承团务,见一二当轴者,自藩弥善,深闭固拒,若恐人之攘臂与其间也者。
欲固执谦德,则于事无济,而于心亦多不可耐,于是攘臂越俎,诛斩匪徒,处分重案,不复以相关白。
就是说,二三十年以来,官场形成一种黑白不辨、不痛不痒的含混作风。
偶尔有人批评这种作风,则大家相与议论,说他不懂事,好显摆自己。
我昔年做六部官员时,对此早已痛恨入骨。
如今办理团练,又遇到几个有实权的人,不许我触及他们的势力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再谦逊退让,则一事无成。
而且这么多年来,心里也憋着一股火,于是毅然出手,不再管那么多。
他又说,&ldo;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
积玩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rdo;
在曾国藩看来,官场风气败坏已极,随波逐流,断难成功。
要想挽救天下,首先就要改变官场风气,&ldo;痛惩而廓清之&rdo;。
他希望以自己至刚至猛的办事风格,给浑浑噩噩的湖南官场一个震动,打破这个死气沉沉的铁屋。
他哪里知道,这些地方官员,虽然办起正事昏聩糊涂,但是坏起事来,个个都是行家里手。
一场大风波不久就到来了。
三
风波的触发点是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