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这是炼精气的动作。
飞鸟式对于遗精的毛病有大效果,心理部分则要自己慢慢做功夫去除。
道家的&ldo;服气&rdo;,如鱼一样,嘴巴一张一合,空气就吃进去了。
功夫做到一个阶段,可以辟谷时,便要服气。
这些功夫都是助道品,有助于修道,也是对治法门。
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打坐妄念不易停止,身体不容易健康,所以教大家修出入息。
这方法天台宗特别重视,发展成数息、听息、调息。
西藏密宗各教派也特别重视,绝对有它的道理。
修气的法门不是菩提道果,可是它可使我们易于证果。
天台宗小止观法门的六字:呵嘘呼嘻吹呬,是调整身体的,许多人都搞错了,现在重新示范一次:
站着,肩膀一挂,两手随便一摆,气就到了,就好像作鸟飞式时,臀部肌肉一挾紧,气就到了,这是个关键。
以发&ldo;呵&rdo;字为例,只要意识,声音不必发出来,小肚子随着气呼出自然瘪进去,待把气呵光了,没有气可呵了,只要把声音停止,嘴巴一闭,鼻子自然会将气吸进来。
要多作几次,然后放下,听声音,听至呼吸与心念专一,杂念没有了,自然空了。
为何教我们在打坐前调呼吸?因一般人调息不容易调得好,不如先作粗猛的呼吸。
呼吸粗的叫风,细的叫气。
当气到达好像不呼不吸时,微细最微细的那个叫息。
天台宗的数息、听息、调息是讲息,不是讲风,也不是炼气。
息为何分三个阶段?是科学上的问题,在此暂时不谈。
上坐以后,先修风,手结亥母手印(密宗称谓),也就是京戏的兰花手。
炼气时肩膀要端起来,让手臂伸直,手放在胯骨上(手过长、过短例外),手臂一伸直,肩膀自然端起,里面的五脏也自然都张开了,气就贯通,所以,非用这个姿势不可。
下一步,鼻子吸气时,小腹自然向内缩,气吸满了,不能吸了,就吐气。
吸时细、长、慢。
放出时粗、短、急。
往复这样做,到了气满时,自己会不想做了,此时就不大起妄念了,然后由气转成息,心境自然宁静下来,感觉到鼻子细微的呼吸,意念与息不要分开,吸入知道吸入,呼出知道呼出,吸入暖知道暖,吸入冷知道冷,意念与气息始终相合,不能离开,如果有一念没有感觉到息时,就是已经在打妄念了。
慢慢慢慢如此练习,真到了一念之间,心息真的合一了,密宗的修法叫心风合一,&ldo;心风合一者,即得神通自在&rdo;,至于祛病延年,返老还童,更是不在话下。
觉得心息相依时,慢慢地,到了后来,好像呼吸停止了,念头也空了,纵然有一点游丝杂念,也不相干。
此法最容易得定,最容易证果,除此以外,没有第二条路,做有为功夫的话,就是有这样严重。
现在看云门禅师悟道因缘,指月录卷二十:
&ldo;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嘉兴人也,姓张氏。
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rdo;,这位师父是律宗的,律宗严持戒律,云门跟这么一个老师出家,开始修持是非常严肃的,这一点须注意。
说其个性:&ldo;敏质生知,慧辩天纵&rdo;,他特别的聪明,而且没悟道以前,口才就非常好。
&ldo;及长落发,禀具于毗陵坛&rdo;,禀受具足戒,就是持受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
毗陵坛是在南京,受戒后,他二十几岁了,回来跟随本来皈依的师父好几年。
&ldo;探穷律部&rdo;,这时候,他已把律宗的道理、修行,研究得非常深刻。
他不仅只在学理上深入,同时也随时在做功夫。
真讲律宗的人,并不是光在行住坐卧上守规矩,行住坐卧还是威仪律,真讲戒律就是随时要在定中。
为什么走路要规规矩矩?因要随时在定中,不能有一念散乱。
所以这时云门已经在用功了,以一个绝顶聪明的人,随时在做功夫,但&ldo;以己事未明,往参睦州&rdo;,他不以自己的功夫为足,认为自己没有开悟,此事未了,此心不安,便去找睦州参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