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从戏剧结构看,巴罗克悲剧中的合唱也似乎与剧情形成反差。
但实际上,&ldo;巴罗克戏剧中的合唱不是某种外在之物。
它是其组成部分。
……在合唱中,讽喻不再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联想,而是纯粹的、严肃的&rdo;。
它&ldo;表面上在悲剧的风格化殿堂中显得多余,但实际上完全与讽喻的花里胡哨的装饰物一致&rdo;(35)。
剧中的穿插段落甚至比合唱还重要,它们不是与戏剧高潮相连,而是为了展示讽喻。
本雅明认为,悲剧的语言也是分裂的,主要表现为&ldo;声音与意义的二元对立&rdo;,即口语和文字的二元对立。
巴罗克悲剧是在讽喻的气氛中发展起来的。
讽喻的决定因素是书写形式。
巴罗克时期继承文艺复兴对象形文字的破译而形成的传统,认为图形文字最接近于自然,自然本身也是一种图形文字,而自然乃是上帝教诲堕落尘世的学校。
因此,对图形、象征图案的重视蔚然成风。
巴罗克剧作家大量地借鉴当时的讽喻画册,同时他们也抬高文字,贬低声音‐‐口语。
口语被视为迷狂,是在上帝面前的轻率表现。
有意义的意象只是具体的书面意象。
结果,巴罗克的剧本不是为演出而写的,而是供人阅读的。
它们使用大量警句式的标题和提示性格言,使用亚历山大诗体形式,并随意杜撰新词。
其文字铺张华丽,但也装腔作势,佶屈聱牙。
浪漫派最先注意到,巴罗克剧本中一切都是书面语言,缺少语言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声音。
本雅明称之为&ldo;讽喻的失音&rdo;。
悲剧中不是没有口语,但口语苦于表达意义,似乎苦于一种不可避免的疾病。
口语在呼应过程中戛然中断,正要倾泻的感情受到遏制,从而唤起悲痛。
在本雅明看来,悲剧堆砌辞藻并不是一种美学缺陷,而应该按照巴罗克风格的自身逻辑把它看做一种语言方式。
语言的分裂乃是表达讽喻意图的一种手段。
最后应该指出,本雅明对巴罗克悲剧的研究不是为了颂扬,而是为了理解。
他认为,巴罗克讽喻是没有任何成果的。
由于滥用讽喻,而且讽喻的意义很不稳定,巴罗克讽喻就变成对尘世对象资源的&ldo;疯狂破坏&rdo;,&ldo;一切尘世事物都瓦解成一堆废墟&rdo;。
巴罗克讽喻的辩证运动最终也导致自己的&ldo;颠倒&rdo;:&ldo;正如站不稳脚跟的人会栽跟头,讽喻意图也会在从象喻到象喻的过程中跌入自己的晕眩深渊。
&rdo;其结果是&ldo;自我欺骗&rdo;(36)。
&ldo;按照讽喻精神,它(悲剧)从一开始就被视为一堆废墟,一个碎片。
&rdo;(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