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湟水,蜿蜒飘逸,由西向东,滚滚而来,穿城而去。
修桥工程中的战俘,每天在湟水中干活,打河底桥基或捞运石头。
清晨河水刺骨,肌肉发紫,虽被石块划破,还得忍痛照常钻水干活。
施工中被淹死砸死多人,受重伤的多达几十人。
一座渗透红军战俘血泪的四孔木架大桥,终于横跨湟水之上。
昆仑中学校址工地距离营地约有十华里,每晨迫令战俘从小桥毛胜寺,抬着所需大小木料,赶往开工。
笨重的长途搬运已使人精疲力竭,到达后立即动手干活,不许延误,收工后又要返回小桥。
校址地势低下,必须先在2000多间的房基上挖壕填石,因而大多数人到湟水捞石。
雨天不能施工时,全体冒雨找石料,决不让休息。
补充团在完成上述工程之后,从西郊小桥移位于东郊乐家湾。
马步芳命战俘挖土窑住宿。
当时天已逐渐寒冷,立刻开工。
在孟全禄的严厉督促下,半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一个土窑住一个班,仍和住帐篷一样,没有什么应有的设备,艰苦情况并未改善。
1937年11月初,补充团开往甘肃张掖,归第一百师韩起功指挥,临行前破天荒地发给每连杂牌步枪25支,以及少量的子弹。
这些枪大体上是废品。
全团所有官佐,每人都带枪一支,以便管制战俘。
11月的青海已是寒彻大地,行军至大梁,彤云密布,漫天大雪。
受冻致伤100多人,其中半数牺牲,半数成为残废。
因不堪迫害,在夜行军中逃走了20多人。
韩起功将残废战俘遣散回家,但他们衣食无着,其凄苦情景可想而知。
韩起功将分散在张掖、民乐、山丹、临泽一带红军战俘,收罗了300多人,补齐了补充团的缺额,同时又组成一个200多人的补充营。
韩唯恐战俘聚集一处发生事端,即于12月初开展所谓冬训,一直到1938年3月底结束。
马步芳为了解决西宁至张掖之间的交通运输,于4月间令补充团突击宁张公路八盘顶至卡子峡段的艰巨工程。
这一段路在海拔3700多公尺以上,地势高峻,雪峰壁立。
夜值大雪,帐房压翻。
经过三个多月苦役,于7月初终于修竣完工。
在一年多的惨苦岁月里,孟全禄狐假虎威,先后完成了三项艰巨工程,用战俘的血泪作为向上爬的垫脚石。
1938年8月初,马步芳命令孟全禄将补充团第一营留驻青海,其余及张掖补充营的全部战俘2800多人,分批解送兰州国民党第八战区。
马步芳将其中1500名顶替了青海省应征的壮丁,转手向青海各族人民榨取了一大批壮丁折价款,掠取银元约120万元之巨。
当时补充团的团部有两个传令班,一个由
男红军组成,另一个由女红军组成,约20人左右。
女红军班的班长叫王安华,20多岁。
补充团送兰州时,她不愿去,留在了甘州。
当骑兵旅开到兰州后,她提出要回四川仪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