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ldo;今天去哲学所,读到你的来信。
你在获得博士学位、完成博士后项目、担任教授之后,仍希望报考我的博士生,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令我敬佩,你对我的信任也令我感动。
但是,有一个情况也许会让你感到意外:我迄今不是博导,没有带学生的资格。
我曾经提出过要带学生,没有下文,此后我就不再提了。
我本人对这种情况并不太在乎,凡属体制内争名夺利之事,我一向退避三舍,一试之后决不再试。
然而,今天读了你的信后,我还是破例去询问了有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今年有新规定,满五十七岁者(今年我刚好如此)不再有申请博导之资格。
我不是一个狂妄之人,但是,我仍不禁要为社科院感到遗憾,因为它自己剥夺了刷去其一个污点的机会。
&ldo;当然,如果你肯委曲求全,哲学所里博导有的是。
不过,坦率地说,其中有些人是做我的学生也不配的。
设身处地为你考虑,我的想法是:倘若你的目的是转到北京或中国社科院来工作,那么,随便报考谁都可以,反正那只是一个工具;倘若你是想回到哲学,那么,其实你不必再读一次博士生,你完全能够凭自己的力量做到这一点。
即使我有资格招你,我也会向你提出这个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我很乐意以一个同行的身份与你切磋和交流。
&rdo;
请允许我把回信也摘引在这里:&ldo;我对目前体制也颇难理解。
我的不少本科同学在中国社科院,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已经是博士生导师。
您的学问当然在一般学问之上,因为超越了知识,是一种深入的生命之思。
我也不是要来北京工作,如果想来,是一直可以来的。
我把博士当论文课题做,而且由此结识我认为可以为师、有益于智性学问的人。
哲学所里我真正佩服的人不多,其中就有您和李泽厚。
&rdo;
满五十七岁者不能带学生,这个规定本身就很荒谬,姑且不论。
我在五十七岁前为什么也一直不被允许带学生呢?隐秘的原因也不去揣摩,我估计,堂皇的理由不外是说我不务正业。
我写的哲理散文是不能算学术成果的,这我知道,也不在乎,我本来就不是为了一个统计数字而写作的。
可是,因为我写了这些东西,我做的尼采研究和翻译也不存在了吗?直到现在,我不是还被公认是这一领域里的领先人物吗?看来,中国学术界的奇怪规则是,在评估你的学术能力时,你的文字表达能力是作为负数加入计算的。
凡是表达生动的文字,不管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都不能算做成果。
不仅如此,而且因为它们的存在,对你的形式上符合标准的学术成果的评估也要相应地打折扣。
因此,如果你写了大量有文采的‐‐因此而被判定是非学术的‐‐著作,那么,在它们的抵消下,即使你的那些可以被承认是学术性的著作在绝对数量上也不少,在质量上相当高,至少高于他们生产的大多数产品,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有权对之忽略不计。
我对单位里的事一向不闻不问,对体制内的任何利益也从来不争。
我有太多的事要做,没有工夫去关心这些,从不参加评奖之类,也不知道谁得了奖。
社科基金是体制内的一大利益,很早前我申请过,被否决了,后来就不再申请,只是在实行人人必须有课题的制度以后,才申报了一个小课题,否则就得下岗。
我弄不清各种利益机制,也不想去弄清。
有一回,我非常偶然地看出了一点名堂。
2002年底,院里下达岗位津贴新标准,研究员分两档,让大家投票,算是民意调查。
第一档的条件规定得很明确,诸如学科带头人、获奖者、重点课题负责人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