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秋山先生记得小井户先生在一九九〇年去世。
那年三月,大藏省对金融机关下达总量管制的行政命令,此时逐渐显露崩坏征兆的经济泡沫已经完全破灭;七月时,秋山先生等人发现小井户先生的遗体。
房子很快拆除,改建成停车场;冈谷公寓在将近两年后落成。
秋山先生证实,那块地在作为停车场的期间,从未发生任何异状。
小井户泰志先生大概在六十五岁左右去世。
「他以现在来讲算早死吧?我一听到他是病死,便有点感伤。
我一直在想,当他身体变差躺在床上时,心里到底怎么想?这实在也不能说和自己完全无关。
我太太还很健康,可是总有一天我们其中一人会先走,留下另一个。
我想像自己或她被孤零零留在家、因为生病而成天躺着,最后就这样死去,一想到这就受不了,毕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碰到这种事啊。
」
这带是高度经济成长期开发的住宅区。
附近的车站带来快速开发的机会,当时搬到这里的居民,现在都已经六十岁到八十岁了,家族成员也几乎是年长者,很少有两代以上同堂的人家。
老人家两人过着低调的生活,如果其中一人某天去世,不知何时另一人也会追随脚步而去,接下来房子便会拆除,土地分割、改建成狭小的住宅,抑或和附近的土地合并,兴建成适合单身者或年轻小家庭的公寓。
世代交替即是如此缓慢进行。
「虽然我们也尝试成立町内会或联系居民的网络,但这里本来就不是土生土长的居民聚集成的地方。
以前旧居民彼此相识,大家都上一样的学校,也是前辈、后辈的关系,感情都很好,可是我们这种新居民就没办法这样了。
」
在高度成长期买房子的年轻夫妇大多是核心家庭,一向不愿受到家族观念束缚。
那是一个女性会将「有房、有车、没婆婆」当结婚条件的时代‐‐她们不喜欢保守的家族观念、紧紧拥抱合理进步的个人主义、也不希望被过往的积习困住,回异于坚持(或不得已必须坚持)地缘关系的乡下或下町;而新住民从某处漂泊到四处都存在的已开发住宅区,偶然搬进一间房子,好不容易透过自治会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然而经过时光流逝、世代交替,这些连结毫不留情地被截断。
「虽然有町内会,但只是道义上得成立这样的组织。
附近居民多少会往来,不过整体来讲,这里本来就不是每户人家都会亲密交往的地区。
」
老人近年来逐渐过世,愈来愈多年轻世代搬进来,双方也因为世代差异而产生摩擦,无法好好相处;加上新世代没有在这里住一辈子的计划,完全是流动民族。
「这几年人口流动得非常频繁,我根本记不起年轻人的脸孔,认真去记也没用,因为好不容易记起来时,对方就搬走了。
」
即使如此,秋山先生还是说,这一带的居民也认为冈谷公寓的住户更换得特别频繁。
「我没听过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说法。
不过的确有人说,比起附近公寓,那里常有人搬进搬出,我也有同感。
虽然这带本来就不容易住得久,但只有那栋公寓时不时会看到搬家公司的卡车。
如果是几十间套房的大型公寓就罢了,可是那里明明只是小公寓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