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上完坟回来,在自己院子里再放一挂鞭,这会整个村子都是鞭炮声,我爷能听出来这一挂鞭是哪家的,那一挂炮是谁点的,甚至哪一家发了财,放的是三千响的大地红。
整个村子都是噼里啪啦的声音,爷爷说有点当年炮火连天的意思,就是还不够响,家里的狗猫都吓得躲起来了,等放完鞭,家里饺子都包好下锅了,在炒几个肉菜,一家人就围着煤炉等着看晚会。
在这一刻没有名利,没有纷争,不在乎曾经失去的,只珍惜当下,无论你是总统,妖蛊强者,还是普通的环卫工人,或者是拾荒者,这一刻大家都是平等的,此刻天下人都在做着一件事情,团圆。
小孩子总是觉得春晚没有什么看的,爷爷吃了点饺子,就催着我快点吃,吃完跟他一块叫上三爷去道观陪太爷他们过年,三叔今年又没有回来,山上年前这几天还有来烧香的,到了三十晚上就冷清了。
出了门,风吹的挺冷的,不过到处都是雪,倒也不显得多黑,加上不时的有人放个烟花,路上也就显得没那么无聊,爷爷背着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马家门的烟花砰砰放个不停。
“马家门的小兔崽子们今年发了财了啊”
张建国笑骂道。
到了观里,其他几位长辈都到了,太爷他们是不忌酒肉的,老远就听到三爷跟人划拳。
“一锭金,哥俩好,三星照,四季财,五魁首,六六顺,七仙女,八匹马,九长久,全来了啊”
划拳以“两相好”
开局,乃至哥俩好、爷俩好,输一次喝一杯,盛酒用的是红绿相间的八宝壶,杯子是小酒杯,花色外观绿色内壁,三爷觉得太小喝着不过瘾,总是攒够五杯倒到碗里喝。
太爷一般都是在旁边看着他们玩,从不参与,后来我才知道是太爷总是赢,没人跟他玩,三爷酒量最好,但是输多赢少也是醉的最快的,不到十一点我就困了,强忍着守完岁就去睡了,明天一早还要祭祖,就都回去休息了。
大年初一早上,祭祖的人带着祭品陆陆续续来到观里,张家门能回来的都回来了,今天才算是大家一块照了个面,等人到齐了,太爷带头在最前面,这几年张家门人丁兴旺,我这小一辈的都站到殿外了。
也只能听到太爷先是讲了一大段话祈求列祖列宗多多保佑在外打拼的家人健健康康,小一辈的努力学习考上天学社,今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之类的,然后就是上香,叩拜,我看不到里面啥情况,也就跟着磕头就行了。
然后就是每个人上去给祖宗上香,之前我还疑惑为什么我有太爷,四太爷,七太爷,有三爷,四爷,六爷,九爷,其他几位太爷和爷爷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后来祭祖的时候我爸给我说的,香案上的灵位就是我没见过的太爷和爷爷,最上面是太爷的师傅,我要叫太爷爷,下面那几排是当年牺牲在战场上的,最前面这一排是后来从战场上回来的,大部分都受伤了,有几位没有熬到六十就不在了,剩下的几个最近十年慢慢都不在了。
“那怎么除了最前面这排都是姓张,后面的怎么没几个姓张的啊,还有太爷的师傅怎么姓李啊”
“嗯,因为你太爷不是他师傅亲生的啊,这里是张家门,所以住在这里的都要姓张”
等上完香,就通知外边的把九挂鞭炮点着,大人们去后面的演武场那里集合,小孩们则冲到外边在地上扒拉,成挂的鞭炮放完,总有被炸开没有响的漏网之鱼,不过这种炮胆子小的不敢放,引线太急了,往往刚点着就响了,胆子小的就掰开炮身,倒出火药,呲花玩或者扔到火堆里。
放完炮就跑到演武场那边的台子下面,每年大伙回来初一都要开个联欢会,表彰一下今年谁家又出了天学徒,今年谁干的不错,今年谁去哪上班做生意了,受了表扬的总是雄赳赳气昂昂的上去讲两句,当然受批评的也有,哪个不正干,哪个不学好,当然也不会惩罚,快开完会的时候就这些人,也会帮他们想想出路,没有干不出成绩的,过完年是不是跟着其他人去厂里打工,或者看看跟着别人学门技术。
表扬批评完也就快中午了,提前安排了妇女们做饭,中午这一顿是整个张家门一块吃的,不过是不让喝酒的,花费都是祠堂出的,祠堂设的有功德箱,收的钱归祠堂管。
谁家有困难了,谁家有孩子考上天学社没钱交学费了,就会支援一下,在祠堂把大家聚在一起,人心比较齐,大家也懂得感恩,每年祠堂都有结余,吃罢饭也会请出功德箱,大家也会表下心意,多少都行,受过恩惠的捐的都比较多。
等吃完饭,收拾好桌子,大家都往前坐,端上来瓜子,花生,糖,大家开个茶话会,这个时候其他几个生产队的也吃完饭会带着孩子溜达过来,大伙一块热闹热闹。
再则就是在外支教的天明哥,红喜叔,东方叔,淑芬姐,燕萍姐也都回来了,接下来就是让支教的讲师出来给学徒们上一堂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讲一下贫困地区很多人还吃不好饭,穿不暖衣,有的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们渴望读书,有的上学需要翻过几座山,还要溜索过河,每年都有人掉进河里,但是他们还是要读书,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才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讲了人穷志不穷的故事,讲人要懂得感恩父母,讲了“我不要上学”
和“哪怕知道可能会丢了命也要上学”
的区别,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机会。
讲得有时候很多人都抹眼泪,淑芬姐每次都会讲得自己流泪,我跟淑芬姐比较亲的,她之前是不戴眼镜的,听她说那边还没有通电,都是点蜡烛的,晚上看书眼睛就熬近视了。
到最后,谁家有不穿的衣服和鞋子可以捐出来,等走的时候一块带走。
讲师们讲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有些事情讲究天赋,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这条路,中泽的教育还没有实现多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