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一个无法确定伊朗发展方向的政权,便扶植起了一个新首相拉兹马拉,希望他能为自己遏制苏联的强势。
可惜的是,这位新首相没有摸透美国的想法,只倾心于国内改革。
不仅如此,拉兹马拉也没能力处理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
政治上需要亲英派的支持,可民间的石油国有化呼声偏偏十分高涨,拉兹马拉是亲英也不对,仇英也不能,只好委身于夹缝之中艰难呼吸。
最终,这位首相在夹缝中身亡,仇英势力选择了终极手段刺杀了拉兹马拉。
巴列维乘机把自己人扶上了首相之位,但新首相坚持了没多久就在混乱中辞职。
伊朗的局势越来越混沌,人们对国王和首相的失望转化成了对其他力量的希望,失望越深希望就越发强烈。
巴列维醉心于权力的贪婪把人们推向了对宗教的狂热追捧当中,于是,伊斯兰势力顺势而生。
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同霍梅尼齐名的阿亚图拉卡萨尼,此人虽然有些保守,但是对时事却有着敏感的嗅觉。
与伊斯兰势力同时出现的还有民族主义阵营、伊朗党,这些组织的成员都有比较先进的思想和较高的觉悟,是当时抵抗英国势力的中流砥柱。
其中最有威信的是民族主义者穆罕默德·摩萨台,一个出身贵族的非保守派代表。
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贯古今,曾经反对过巴列维父亲的政变,是个积极的反英分子,以拒绝与英国签订石油协议而闻名朝野。
坚定、执着、爱国、廉洁,这些优点成为摩萨台傲立群雄的资本。
在石油公有化运动中,摩萨台始终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他将所有的爱国热情转化成与英国抗争的动力。
第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2)
1951年4月,在多人的要求下,巴列维极不情愿地任命摩萨台为首相。
摩萨台一上台,便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与英国在石油问题上周旋,并最终强迫巴列维签署了石油工业国有化法案,以此为法律依据来继续与英国对抗。
英伊之间的矛盾,随着摩萨台的上台而激化。
英国对摩萨台恨之入骨,一边图谋扶植一个亲英分子来代替摩萨台政府,一边抵制伊朗轰轰烈烈的石油国有化运动。
在美国看来,在冷战时期,英国与伊朗把关系搞僵并不是一件好事。
就当时的态势来看,伊朗的变革已经势如破竹,不可阻挡,英国一味地遏制,与伊朗作对,只能把它推向苏联的怀抱。
更何况,美国也想在伊朗分一杯羹,自然要先弱化英国在当地的影响。
不过在英伊冲突的过程中,美国除了对英国提出一些建议外,并没有采取过火的干涉,美国也很清楚,当下冷战的时局,美国也不能没有英国的支持。
然而,随着冷战高潮的到来,美国突然意识到有着丰富资源的伊朗也同样对苏联有强大的诱惑力,于是,美国开始偏向英国,逐渐由原先的〃骑墙派〃角色,变成了主动干预。
杜鲁门曾经提出,如果伊朗可以向英国进行一定数量的赔偿,国有化就比较合理。
显然,美国虽然不太赞成伊朗石油国有化,但也不敢表现出过于尖刻的态度,否则,伊朗很可能转向苏联。
为了确保伊朗与苏联保持距离,美国加大了对伊朗的经济、军事援助,同时说服英国将石油利润与伊朗五五分成,尽量表现出真心实意。
然而,英国和摩萨台都不买美国的账,该是什么样还是个什么样,一点让步都不肯,美国的调解在英国的贪婪下起不到丝毫作用。
美国只希望逼迫伊朗尽快解决其与英国的冲突,却忽视了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是当时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这不是一两个国家的事情,而是一种觉醒。
伊朗的勇敢受到了英国的痛击,但却是中东其他产油国的典范。
在伊朗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产油国果断扛起了反西方大国的大旗。
这下,美国意识到了危机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可能会受波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调整对伊政策。
其实,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各种思想正影响着美国的决策。
在冷战时期,美国已经不知不觉将伊朗当作了同英国和苏联竞赛的筹码,并在政策中逐步体现出来。
美国是个善于在混乱中思考真理,在夹缝中获得生存的国家,似乎所有的危机都可以变成转机。
如果说在杜鲁门的时候美国还有希望维持与英伊的双边关系,那么在艾森豪威尔上任的时候,这个希望就完全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