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正月还没过完,国家就发布了公告,3月1日起旧钱换新钱了。
李旭东没有兑换的想法,自己已经足够富裕,就不给国家增添负担了,甚至还用港币兑换了一些崭新的老版人民币,什么面额的都收了一些,旁人只在乎钱财能不能流通,哪里会像李旭东一样用作收藏。
很多事情的发展都需要时间的推动,润华公司在李旭东的影响下开始了扩张的步伐,李旭东没事的时候又开始了画图设计,设计的自然都是些工程机械,和霍家合作的地产公司里就有蛮多阿美莉卡在半岛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工程机械,李旭东这种穿越人士对机械设备接触的时间很长,虽然没有测量过具体的参数,但是只要功能上差不多就可以交给研究所研发了。
李旭东有些后悔没把自己的岳父弄到香江来了,要是他在的话,再弄个轧钢厂不是什么难事,而且香江太小了,感觉有些施展不开,还是需要找个地方。
一时之间,李旭东感觉千头万绪,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那个点。
家里每个人都很忙,李旭东自己就不说了,陈雪茹每天要出入工地视察,工人们对这位李家大妇给与了极大的尊重,招工那天原本一千人的招工名额涌进来三千个百战余生的老兵,陈雪茹坚信人多力量大,全都收了进来,受过伤的残疾老兵也安排了一部分进来,看大门,看仓库,各种力所能及的活都交给了他们,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这些老兵们还是按照部队里的方式工作和生活,只是好多东西需要学习,不识字可以参加夜校的扫盲班,毕竟安全无小事,规章制度必须要遵守,工地上也曾发生过失窃事件,丢失的是一些仓库里的基建物资,陈雪茹没有和李旭东商量,由关老哥和卫老哥两位陪着直接和带头的老兵进行了一次谈话,从此,工地上再未丢失过什么东西。
娄晓娥也是大忙人一个,需要审查各个企业的财务报表,还时不时下基层进行调研,几大研究所都是吞金大户,尤其是新成立的材料研究所研究的合金钢材和塑料制品都需要投入,科学家们也都有各自的想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收支上又不能达到平衡,娄晓娥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回到家里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说出来。
慧真的活计看似最轻松,实际上担负着下一代的教养问题,责任更是重大,管理整个家庭的后勤工作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孩子们大的要进幼稚园,小的则是由慧真统一看管,雨水大小姐还在读书,偶尔回来能帮一下嫂子的忙带带这几个小北鼻,千万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破坏力,俗话说“岁半岁半,翻坛倒罐”
,一不留神就去探索一些孩子们认为奇奇怪怪的玩意儿,家里没个人看着肯定容易出问题。
而且这三个女人又都是易孕体质,尽管李旭东已经很注意了,但是家里该怀孕的还是怀上了,李旭东也很无奈啊。
四九城要召开会议,李旭东同志也是代表之一,家里实在没人能陪着李旭东回去了,正好卫老哥也要进四九城,两人约好一起北上,建设公司里想回去的还有很多,都想回老家去看看,李旭东以工程建设时间紧张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不顺心的事情往往接二连三,这不,由罗兰士引进的高科技西药生产技术和机器被卡在了罗氏药业,需要的设备里含有敏感的离心机,制造蘑菇弹也需要这种设备。
这件事还需要李旭东和老罗兰士亲自去一趟英格兰,才有可能解决,只是这么一来,至少要到四月份才能成行,好在嘉道理家族的事情不多,除了收租和管理酒店,剩下的就是中华电力公司了。
整个香江,李旭东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无非就是发展要推迟一些而已,他走的是无人的赛道,不怕和人比肩,厚积薄发罢了。
北上还是坐的火车,抵达羊城之后,卫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以示自己弃暗投明之决心。
这位号称“七路半”
的先生总算是回归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他现在身体不是太好,在香江也无片瓦遮身,手下的弟兄也大多进入了李旭东的公司里,算得上是无牵无挂了,李旭东也由衷的希望他能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离开了羊城,李旭东需要去一趟星城,他还记挂着生物药厂的发展,这是预定好了的行程,一路上没什么太好的风景,睡上一觉,离星城还有一半的路程,习惯了南方温暖的气候,火车进入湘南地界,气候就开始变凉,老天爷也不怎么开眼,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停,窗外依旧是翠绿的颜色,田里一排排的插着水稻的秧苗,看起来还是十分和谐的。
李旭东记忆里有种单冲程的超小型耕地拖拉机,特别适用于沟壑纵横的梯田,水田旱地都可以使用,拿起纸和笔就开始了画图,只是发动机的构造李旭东还不确定,如果能够做出来,哪怕是十岁的孩子也可以轻易的驾驭这个小型机器,比起赶着牛马耕田,速度要快不少,这个可以交给动力研究所解决动力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果然还是要出来走一走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出来走一走,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者说李旭东才知道什么设备才适合国情。
李旭东知道要致富,先修路。
那么推土机和挖掘机还有铺路的碎石机就必不可少,国内缺少的机器设备太多了,即使运进来,能卖出去,可是收到的是RMB啊,李旭东实在是送不起了,只能是把图纸交给钢铁厂和机床厂,李旭东感觉自己一个头两个大。
星城站到了,这个火车站是李旭东没有见到过的,他出生的时候火车站还在这里,等他记事的时候,火车站已经搬迁到了五一路的最东面,随着人流走出月台,专门负责接站的同志高举着写有“李旭东”
三个字的牌子,许秘书自然上前和接站的同志进行沟通,很快,一行四人走出了站台,李旭东很快就分清楚了东南西北,也知道了自己在哪个位置,这虽然不是李旭东记忆中的那座城市,但是很多东西还是不会改变的。
接站的这个人是省委的干部,李旭东微笑着点点头,握了握手,本来直接安排在省委一招的,李旭东不肯,要求先去工厂看一看,于是嘎斯车沿着五一路拐上了韶山路,司机同志正在和许秘书聊着天,李旭东看着窗外的风景,儿时的记忆又慢慢涌现了出来。
袁家岭、窑岭、长岭,马上就到东塘了,李旭东有些恐惧,或者说是近乡情更怯更准确些。
车子在东塘一个左拐就拐上了劳动路,上完坡很快就到了生物药厂门口,这个厂子正常情况下是五八年建立的,李旭东已经提前把生物药厂催化了出来,所以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格局。
工厂的格局还是李旭东按照以前的模样设计的,没做什么改动,只是级别比较高,直属农业部管辖,岳父偶尔回过来看看。
不远处的巨大烟囱正缓缓地吐着白烟,才站了不到两分钟,办公楼里就涌出来一大批人,厂级领导站在前排,他们早就收到通知了,设计这家工厂的同志今天会抵达星城,李旭东挨个和他们握手,“不好意思啊,打搅各位同志的正常工作了。”
“哪里,哪里,我们还要感谢您帮我们设计了这么好的工厂,让我们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啊。”
许秘书上前低声和厂长交谈了一阵,厂长对后面挥了挥手,接下来就由厂长亲自陪同李旭东,一起视察生物药厂的工作了。
像这种工厂,不仅仅是双向电路,还需要有自己的发电机,只要进行了生产,工作就不能停下来,要看的有很多,第一当然是锅炉房了,可惜李旭东对汽轮机不是很熟悉,那玩意儿的结构李旭东一直没怎么搞清楚,要维修也是专门的厂家派出维修人员进行维护,好像是要高压电才能启动,记得扩建之后的药厂里就安装了一台二九零型号的汽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