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爸爸、妈妈……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岁月,终于就这样结束了。
1998年8月16日 一稿于上海
1999年6月20日 二稿于纽约
1999年12月13日 三稿于上海
2005年6月18日 四稿于圣地亚哥
2010年7月16日 五稿于上海
增订本后记
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岁月》又一次增订再版,对于我依然是那么重要,不仅是创作上的一个支持,更重要的是,它继续帮助我走完这个艰难、漫长的思考。
当初写《他们的岁月》的冲动,是为了认识自己的父母,去理解他们的人生,也是在努力为弥合我们曾经有过的隔阂和误解;可是写着写着,我却再一次进入&ldo;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rdo;的噩梦中。
原以为完成了这本书,就可以结束这伴随我一生的噩梦,殊不知在完成了这本书以后,我有了更多的疑惑和无奈,于是我重新上路,拿着《他们的岁月》作为敲门砖,开始采访那些依然活着的&ldo;胡风分子&rdo;的叔叔、阿姨们。
对于我,最大的疑惑就是舒芜,他曾经和胡风先生有过那么密切的合作和交往,他们曾经是那么亲密的朋友,怎么会反目的,他的行为逻辑是什么呢?作为一个写者,他的思考是怎么转弯的?真的像他在《五四回归》里说得那么简单?他为什么要把胡风写给他的私人信件交出去?等等,等等的一切……
我想,我已经是下一代人了,特别事隔半个世纪以后,人们是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份思考,特别是经历了那么多的政治运动之后。
于是,通过牛汉叔叔(他是&ldo;胡风分子&rdo;中,唯一和舒芜还有往来的人),提出希望对舒芜进行采访的要求,舒芜答应了。
父亲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对我的行为非常质疑,他们问我,你这样的态度,何满子先生能原谅吗?我说,我为什么需要他的原谅?我不过是想正视一段历史,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我更愿意是一个没有&ldo;是非&rdo;的边缘人,我想把历史和盘托出,不给任何行为答案,我也不想站在任何人的一边。
赴京之前,我去看望了何满子先生,并告诉他我出行的目的,何满子先生平静地说:&ldo;好啊,我倒很想听听他的声音,看他能说点什么。
&rdo;
可是等我赶到北京的时候,等牛汉叔叔给舒芜打电话去约定时间的时候,舒芜拒绝了,他在电话里说:&ldo;我重新看我以前写的东西啊,我就觉得除了那个,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没有这个必要。
&rdo;我在电话机旁听见了回答,我站立在那里发怵,他所指的&ldo;那个&rdo;又是什么呢?后来舒芜的好朋友,朱正先生说:&ldo;我跟他(舒芜)说,你写文章就写文章吗,你拿个信出来干什么?他说:&lso;你不知道,我从广西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冯雪峰找我谈话,说你调来以后你愿意做什么工作?我听了这个问题觉得很奇怪,你冯雪峰不是知道么,我一直是搞理论的。
你问我这个问题,大概就是把理论这一块给排除了,不让我接触,才问这个问题。
那么我就说,我到古典文学编辑室去吧,于是去了古典文学编辑室。
所以批判胡风开始以后,他们让我写文章,我想从理论上写呢你们也不欢迎我讲,那我就把他给我的信里流露出来的情绪写个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