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叶嘉莹
2010年11月3日
和一首诗相遇‐‐《红蕖留梦》代序
沈秉和
1970年代某日午后,我,一个家住澳门的诗词自学者,走进一间书店,在一本香港学术刊物《抖擞》上看到了叶嘉莹先生的论文《〈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
我站定读了一个多小时。
不是&ldo;打书钉&rdo;,而是放不下两个新鲜字:&ldo;感发&rdo;。
我把那段论述玩索多遍之后,乃恍惚间见到了一条通向诗心的幽径。
2000年,国际词学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举行,我是赞助者之一,经主人施议对教授之介,认识了叶先生。
商人和诗词大家,举杯互祝之后,能有多少话呢?于今十年点检,不期鸿雁成桥,若串合其走过的路程,可以往返月亮几遭了。
叶先生又时有诗词创作寄示。
诗者,透明无渣滓,人心恣去来;其意或在看诗词如何能在一个俗子心中呈现吧。
迦陵说诗,以诗心之体验为本,蔚成一家;迦陵其人,外柔内方,自成一派。
周济评稼轩:&ldo;稼轩固是才大,然情至处,后人万不能及。
&rdo;我以为,&ldo;情至&rdo;亦迦陵先生的气质结穴处,更自有其境。
先生荷月出生而小字曰荷,彼得之于荷者是十六岁时的《咏莲》:&ldo;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rdo;;她还之于荷者是六十四岁时写下的&ldo;犹存翠盖&rdo;(《瑶华》),是八旬之后的&ldo;莲实有心应不死&rdo;(《浣溪沙》)。
借用缪钺先生&ldo;层层脱换&rdo;之评,彼由花而叶而果,情往思返,蜂绝蝶来,耐人寻味。
细按迦陵之情至,似分两个层面。
情,多得之于天,乃如其所自言:&ldo;只有有情之人才有敏锐的心灵和感受,才有觉悟的灵性&rdo;;至,多由自身而来,是总不为自身的磨难或普世的精神沉沦而降低标准,始终对心中服膺的某种崇高理念持守追寻是也。
以此自有肝肠的眼目说诗,每能于常人漠视的地方发现美。
小词,在一些人眼中早已成为&ldo;退化的大脑残迹&rdo;,但叶先生以理解的同情、精细的语言研究把词区别于诗的审美特质剔出:那些&ldo;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rdo;的句子脱却了锦袍,竟自有忧时伤国、拍遍栏干之志意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