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这种圆融之悟不仅体现在叶先生的说,也体现在她自己作的诗。
迦陵词屡言&ldo;伶伦吹竹自成痴&rdo;、&ldo;皎洁煎熬枉自痴&rdo;、&ldo;梧桐已分经霜死&rdo;,但恰恰在种种苦和乐、寂寞和自得的极端交集之时,绝美翩然而返:&ldo;花谢后,月偏明。
夜凉深处露华凝&rdo;,&ldo;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rdo;即是也。
诗人不争于现世之一时,而委心结晶于超绝时空的创新意象‐‐蓝鲸独语‐‐&ldo;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rdo;,这才是逍遥的壮丽与永恒之游。
你不是给了我料峭春寒吗,但我翦雪成诗,还你一个第二自然,现实世界因此而得到了另一种活灵活现的艺术价值转换。
&ldo;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rdo;,兴来如答,于是明白她恒常所谓&ldo;遗憾还诸天地&rdo;之说不是空寂,而是用诗消融了遗憾,用揉春为酒这个方式安顿了自己、完成了自己,走了一个由&ldo;能感之&rdo;到&ldo;能写之&rdo;的绝美&ldo;圆场&rdo;,成功地作了一场&ldo;弱德之美&rdo;的演出。
归根结底,我以为&ldo;弱德之美&rdo;这一新说道出了诗与人的深层互动。
在诗艺,那是由唐宋而上溯汉魏、由诗而哲的归结;在思想,那是叶嘉莹人生舞台的归结。
绿满珠圆,在中国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ldo;满&rdo;,一种完整而自然的人诗俱老的丰盈。
我曾面询迦陵先生有无信仰,答曰:&ldo;有,常感到自己能和某种宇宙神秘的意境相通,却并不属于世间的任何一种宗教。
&rdo;&ldo;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rdo;(《饮酒》),我猜大抵便同是这种由超越、净化而移向时空跨越的神圣的瞬间,亦是由美的观照升华上去的艺术精神的神圣瞬间。
常人烟波三宿之后,一回首,了沧桑,知东篱之悠闲可亲,与菊花之坚贞共秀,已经是不低的持守。
但是,叶先生更独出阳关,走到无拘限的至境&ldo;悠然见南山&rdo;。
她形容那是一种&ldo;忽然之间就跳出去了&rdo;的超越,她找到了一种从容自得、不受限制的精神归宿。
以叶先生自己的体悟说,这就是&ldo;独与天地精神往来&rdo;。
叶先生说,这虽然是庄子的话,但孟子、孔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那就是&ldo;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rdo;,&ldo;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rdo;。
诗意地说,这就是陶渊明&ldo;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rdo;的另一维度的人间世。
杨振宁先生也曾受询有无宗教信仰,答以当一个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的结构时,会有一个触及灵魂的震动,那和最真诚的宗教信仰是很接近的。
叶先生之悟与此殊途同归。
我由此相信,科学和艺术的极致都能达到与造物者游,&ldo;觉得满饰星辰的无穷,是属于我的东西&rdo;。
迦陵先生毕生所致力的,是重寻一种艺术精神在人生中呈现的情境,亦是以重建一种最高的人格为标的之美的历程。
方今中国经济重建已见规模,但文化重建似仍是漫漫长路。
陶渊明怀抱空负但播种了&ldo;志意&rdo;,迦陵先生步武前修,回大陆三十年的工作就是以生命激发生命,为新一代人的顺利演化而不断释放、播下种种文化的&ldo;暗物质&rdo;。
借用顾城的诗:&ldo;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rdo;。
叶先生一生都在桃花源之旁守候、渡引问津者。
她的志愿是&ldo;觉有情&rdo;,让有情有敏锐心灵的人再进一阶,得到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