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五十分钟后,旺迪登巴就换上了旧日服装,背着一杆猎枪,牵着一只猎狗,跟我们出发。
仅仅相处一天,我们就成了密友。
由于工委总部的首长们对他的尊重和爱护,他非常高兴,不但尽职,而且以他的山区生活知识和经验,帮助部队解决了许多困难。
他告诉我们山中野菜哪些可以吃,哪些有毒;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猎取野牛、野驴、黄羊。
连日翻山,需要保护的就是双脚,一双草鞋,两天就磨烂了,他教部队把牛羊皮剥下,剪出比脚大数指形状,四面戳洞穿进线绳,脚踏毛面把绳两头猛拉,便成了毛朝里皮朝外既暖和又坚韧的皮鞋了。
我甚至忽发奇想,动员他参加红军,那他就是第一个尧呼尔红军了。
思绪很乱,我无论如何想象不出吴永康部长和江子敏现在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境况。
当他们知道我是先于他们死在这荒山树下时,他们作何感想呢?
我有意把思绪引向鄂豫皖,那里是我久别的家,那里有我的父母和妹妹。
我家是湖北黄安,这在山区来说是个较大的县城,也是红军最早的活动中心。
我十四岁那一年,北伐军打到了武汉,革命之声响遍湖北各地。
黄安党支部首先争取了县教育局的领导地位,动用&ldo;至诚学款&rdo;开办公费学校和乡村贫民学校。
这笔至诚学款是当时县教育局控制的一笔巨款,是黄安南乡一些资本家在沙市的六十年的存款,革命者把它作为家乡办学的基金,培养这些资本家的掘墓人,这本身就很有哲理意味。
在开展平民教育的同时,农民协会就蓬蓬勃勃发展起来。
一九二七年初就对地主豪绅撕破脸皮,开始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接着农民就武装起来。
有一首民谣就可以看到当时革命的声势: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
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我家道小康,祖父曾在县里当过录事之类的小官,父亲却是地道的冬烘先生。
他为人慷慨,不会理财,家境渐渐衰落,他倡导义务教育,所得甚微,这就苦了我的母亲。
革命中,父亲参加了县农会,管理文书,写标语出布告。
一九二九年,他送我参加了红军。
那年我十七岁。
我跟随父亲读遍了《论语》、《孟子》、《诗经)、《幼学琼林》,后来,我自然迷上了《三国演义》、《水浒》和《西游记》,尔后从父亲书柜里偷出了十部《晚清文学丛钞》。
我如获至宝,日夜手不释卷,真可谓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狂读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