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这还不算完呢。
刘备没等众人缓过神来,又问道不说管仲仁与不仁,之前有师兄言治国之道,唯礼唯孝。
那么,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是如何治国的?唯礼唯孝么? 堂下诸子,瞠目结舌,鸦雀无声。
尼玛这才想起来,管仲乃是法家,重商业,立女闾,这才让齐国渐渐壮大,成就霸主之业。
偏偏儒家鼻祖孔子还不停称赞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这时候,大家开始渐渐反思了。
刘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目光扫了一圈,发现包括卢敏在内,都若有所思的模样,便开言道孔曰成仁,何为仁?仁之大者,为国为民,如管仲,纵其小节有亏,然德被天下,故宗师仲尼依然赞之为仁!
刘备又道治国之道,岂在唯礼唯孝?礼者,分夫妇父子君臣上下,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礼与孝,人之本能常情也,治国平天下,岂可凭此?先秦之时,诸子之学并显于世,兵者,墨者,法者,阴阳者,纵横者,皆可称儒。
而后宗师仲尼出师,儒家独领风骚至如今。
国朝数百载,历数三公九卿宰辅之流,或重法,或通兵事,或通经济,或为杂家,何也?盖因礼与孝,乃治国之表,其他诸术,为治国之里也。
其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直说儒家,其实儒家诸经虽然很多,但没有一个纲领性的东西,仁政王道什么的,显得很虚。
而各代儒门名臣治国手段,无外乎法治,经济,农家等等,而所谓的仁义礼孝,不过是成为了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要求罢了。
你是名士便可以不拘礼;你是不可缺失的大臣,父母死了便可以夺情不守孝;至于仁义,对政敌,对外敌,对仇人,就从未见士大夫讲过仁义。
都是恨不得你死我活。
这个时候,有人已经思想混乱了。
尼玛,从小所学的不是这样的呀,不过刘五郎讲的又好有道理,其实士子们又不傻,这种情况他们潜意识里早就知道,只是没有人提及,他们就强行让这种想法休眠罢了。
刘备继续推销他的观念道家有《老子》,兵家有《孙子兵法》,然则儒家大义散于诸经之间,《诗》长于礼乐,《易》长于卦辞,《尚书》、《春秋》长于史,《礼》则长于礼仪,何哉? 这时就有人抹汗了,儒家诸经多得不得了,然后根据传承的不同又一分再分,比如《诗》又分为《韩诗》、《毛诗》;《春秋》又分为《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后面的《易》、《尚书》皆是如此。
又有历代大儒作注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章句繁剧得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压根就没有一个总论性的理论流传。
此时诸子皆被刘备之言所吸引,哪里还想得到这人是之前他们看不顺眼想教训教训的小师弟。
刘备朗声继续歪楼盖因昔年先师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是故书缺简脱,礼坏乐崩。
至汉武之世,方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广收天下篇籍,由是儒家方兴。
说到这里,众人便笑,此时气氛已经渐渐轻松。
&ldo;然则吾以为非此论。
先圣所言,皆有深意,岂能如此解之?是以吾以为,格,乃穷也,物,乃理也。
此物不拘外物及性分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