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尽管《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的解答与一项科学事实有关,但却没有玄秘的地方,因为我们在调查开始时就已知道毒药是什么了。
诚然,具备毒理学知识的人显然具有优势,但是相关信息是可以轻而易举获取的。
除了这一条略有争议外,所有破案必须的信息都被严谨地罗列出来了‐‐咖啡杯、小块布料、七月暑天点的火、药瓶子。
当然,波洛对于整洁的嗜好让他发现了最后的证据‐‐这一点还会在十年后的戏剧《黑咖啡》中使用到。
可是又有多少读者会注意到波洛两次整理壁炉台、从而发现犯罪链条上那必不可少的一环呢(第四、第五章)?
4公平性
在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中,她擅长为读者提供破案的必要线索。
她十分乐意提供线索,而且认定一点,用她同时代的伟大作家r奥斯丁&iddot;弗里曼的话说:&ldo;读者会自己误导自己&rdo;。
不管怎么说,有多少读者会正确解读《圣诞奇案》中的日程表、《尼罗河惨案》中的毛皮围巾以及《悬崖山庄疑案》中的情书等等如此众多的线索呢?或者,谁能够觉察到《葬礼之后》中的蜡花、《加勒比之谜》中帕尔格拉夫少校的玻璃眼、《人性记录》中的那通电话以及《啤酒谋杀案》中的啤酒瓶等等如此众多的意义呢?
虽然没有像《东方快车谋杀案》、《罗杰疑案》和《怪屋》那样达到&ldo;惊人解答&rdo;的级别,《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的解答还是相当惊人的,这得归功于克里斯蒂最有效的一大手法‐‐虚实并用的诱导术。
本书是作家武器库中这一有力武器在她作品中的第一次运用。
在本书中,最显而易见的解答虽然起初表现得不可能,最终却是正确的。
克里斯蒂在《自传》中解释说:&ldo;优秀侦探小说的要领便是,凶手必须很明显,而同时由于某种原因,你又会发现并非那么明显,不可能是他干的。
而实际上,又的的确确是他干的。
&rdo;在整个创作生涯中,她屡次使用这类解答;特别是当解释与凶手同谋有关的情况时‐‐《寓所迷案》、《阳光下的罪恶》和《尼罗河惨案》。
同谋以外,《人性记录》和《空谷幽魂》也采取了这种设定。
而且她还能把诱导术运用得更深一步,例如《奉命谋杀》,还有强大的《控方证人》。
我们对《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感到满意,因为阿尔弗雷德&iddot;英格尔索普作为凶手太明显,也太不可能了;说得更俗一点,他在他妻子死亡当晚并不在房子里。
于是我们便把他排除在外了。
为了加强虚实并用的诱导,他计划的一部分就是引起怀疑、被捕、受审然后获释,从而得到永久的自由。
操控得一不小心,解答就会有落入苍白无味的危险。
在本书中,这一危险之所以能够避免,是因为伊芙琳&iddot;霍华德意外的同谋者身份被揭露出来,而在整部书中,她都在热切地揭发雇主的丈夫(无人怀疑他竟是她的情人)追求钱财‐‐事实上,他的确如此。
5高产性
没有人,尤其是克里斯蒂本人,能够在当时就知道,后来的五十多年里,将从她的打字机下诞生数量可观的作品,而《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只是其中的第一部。
她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上获得了同样的成功,而与她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她也是唯一征服了剧场的作家。
她创造了两位著名的侦探,这项功绩没有一位侦探小说家能够复制。
在她的巅峰时期,作品的出版几乎赶不上创作的速度‐‐一九三四年,不下四部侦探小说出版,她还以玛丽&iddot;威斯特马科特为笔名,在一九三〇年至一九五六年出版了六部非侦探小说。
这一非凡的产量也是她持续成功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