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40章

这个构想作为一部小说的梗概听起来不错,却带有明显的好莱坞性质,即只求奇险过渡,不问所留漏洞。

例如:马洛要隐姓埋名,为什么不随便起一个笔名,偏偏要找一个真实存在的同行的名字?如果真实的莎士比亚不会写这样的剧本,他剧团里的大批同事怎么会看不出破绽,然后传扬出去,造成马洛的不安全?还有,延续二十几年的伟大创作工程,到完成之时,世事人情早已大变,伊丽莎白女王也早已去世,马洛隐姓埋名的理由至少已应松弛,他和其他知情人又不会不知道这项工程的分量,为什么没有点滴的真相透露,或留下片言只语告知后世呢?

其实,按照学术的逻辑,有两个事实足以驳倒那些怀疑论者:一是莎士比亚的剧本是在剧团里为演出赶写的,后来收集起来的是同一剧团里的两位演员,莎士比亚本人也在剧团之中,整个创作行为处于一种&ot;群体互动的透明状态&ot;,不存在书斋学者个体写作时作假的便利;二是莎士比亚的同代同行、剧作家本&iddot;琼森为那两位演员收集的莎士比亚全集写了献诗。

那么,既然从小镇走出的莎士比亚没有冒名,为什么会出现本文前面提出的一些问题?我想这与那个时代英国强大的贵族统治所造成的普遍社会心态有关。

王室和贵族可以欣赏戏剧,却不可能尊重剧团中人,他们不能设想,这些&ot;戏子&ot;不仅能够搬演、而且还能完整地创作出这样的艺术精品。

莎士比亚当然明白环境的不公,偶有吐露,又遭嘲谑,于是他也就无话可说。

今天的读者早已熟知莎士比亚的内心世界,因此也充分理解他在那个环境里无话可说的原因,也能猜测他为什么正当盛年就回到了小镇。

可以想象,莎士比亚回到小镇的心态非常奇特。

自己在伦敦的种种冤屈,都与出生于这么一个小镇有关,似乎只有小镇最能体谅自己,但是,当自己真的决定在这里度过余生时,突然发现竟然比在伦敦更无话可说。

一颗已经翱翔过精神天宇的心灵很难找到交流对象,包括在自己家乡。

于是他也就不为难家乡了,只让乡民知道最通俗意义上的他,不忍心把自己略为艰深的部分让他们慌张。

他已经非常乡镇化却又与乡民十分隔膜,这是必然的,因为乡民最拥戴的一定是水平基本与他们相齐又稍稍高于他们的人,莎士比亚没有本事把自己打扮成这样,因此也就很快被他们淡忘。

一个伟人的寂寞,没有比这更必然、更彻底了。

于是,今天一切热爱莎士比亚的人都不难理解,他在这样一个小镇里面对着几双木然的眼睛口述临终遗嘱,不会有一个字提到自己的著作。

我想,一个作家临终时,他的著作大致会出现三个等级的状态:

第一等级是著作早已深入人心,无须言说,人们只是念诵他的名字;

中间等级是著作进入悼词,进人挽联,让大家重新记起,一片唏嘘;

最后等级是著作进入遗嘱,让子女们与财物一起承接。

当然这几个等级也会互相交错。

莎士比亚连第一等级也超越了。

他知道戏剧演出是过程艺术,没有奢望哪一部能深入人心,只把它们看做过眼烟云。

对于那些剧本,他像一切只从演出来看待戏剧生命的戏剧实践家一样,虽然内心珍爱,却未曾想象它们的历史命运,演过了也就过去了。

何况在当时,社会对于演出背后的剧本,尚未建立著作权意识。

因此,我们便进一步理解,要他在记录的遗嘱前签名,他却轻轻摇头。

shakespeare,他知道这些字母连贯在一起的意思,因此不愿最后一次,亲笔写在这页没有表述自己灵魂的纸张上。

这个样子,确实很像个文盲。

同一个小镇,同样的文盲,他又回到了出生的状态。

他觉得这个结尾很有戏剧性,可以谢幕了。

但是在我的想象中,他还是会再一次睁开眼睛,问身边的亲属,今天是几号。

相邻小说
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绿帽我不戴[娱乐圈]  落魄影后,在线翻身  帝医醉妃  往生  作祟  嫁给病弱夫君后  知书传:丫鬟要逆天  分手后我每天被钱砸醒  掌门仙路  被全星际追捕  报告魔尊,你的仇人重生了  听说你爱死我了(上)  恐怖十三楼  鬼魅学园  豪门老公他有读心术[穿书]  [咒术回战同人]不要回头  一池青莲待月开  反派摁头让我和他HE[穿书]  秋雨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