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蜀汉政权的衰亡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还维持了一段与魏、吴的三足鼎立之势。
景耀元年(258年),费祎死后,姜维任大将军。
这时,后主刘禅贪图享乐,又宠信侍中陈祗和宦官黄皓,排挤姜维,国力日衰。
三、孙吴政治
孙权建吴夷陵战后,孙权与蜀汉的联盟破裂,魏文帝曹丕乘机南征。
孙权一面调兵遣将,分路迎击;一面遣使赴蜀汉求和。
诸葛亮也派邓芝出使江东,于是双方言归于好,再次结盟。
曹丕遂从南方撤兵,专力对付蜀汉北伐。
229年,孙权在建邺称帝,建国号吴,史称&lso;孙吴&lso;或&lso;东吴&lso;。
通使台湾黄龙三年(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兵士万人,渡海抵达夷州(今台湾),并将夷州土著居民数千人迁居大陆。
这是台湾和大陆交通的最早记录。
孙吴的衰亡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死,继立的会稽王孙亮和景帝孙休都昏庸无能,致使孙吴政局日趋动荡。
咸熙元年(264年),吴末帝孙皓继位以后,政治更加腐败。
孙皓不仅残酷暴虐,肆意屠杀大臣,又广营宫室,滥用民力,致使统治层上下离心,人人自危,老百姓也过着&lso;老幼饥寒,家户菜色&lso;的贫困生活。
因此,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孙吴政权的灭亡已成定局。
第三节三国经济
一、曹魏的屯田制度
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打击了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出现了&lso;土业无主,皆为公田&lso;(《三国志》卷15《司马朗传》)的局面。
接踵而至的军阀混战又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变成流民。
这就为当时推行屯田制提供了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从农民军手中掠夺了许多耕牛和农具,也为屯田制的顺利推行提供了条件;又由于兵戎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饥荒流行,割据军阀都严重缺粮。
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遂吸取了西汉曾在边疆屯田的经验,大力推行屯田制度。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接受了部下枣祗和韩浩的建议,曾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屯田制从此兴起,并逐渐推广。
屯田制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始于建安元年(196年),先在许昌周围兴起,后逐渐推广各地。
其组织机构是中央由大司农和尚书令掌管,各州郡则设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县设典农都尉,其下还有屯司马,由50人组成。
民屯上的生产者是破产、流亡的农民,被称&lso;典农部民&lso;。
其剥削量为分成制,即使用国家耕牛的屯田客,要把收获物的六成交给政府,使用私牛者,则缴纳一半。
军屯始于建安末年。
是曹操接受了军司马司马懿的建议后开始实行的。
其组织机构是由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逐级管理,营为基层单位,每营60人。
军屯上的生产者是军队士兵及其家属。
士兵家属时称&lso;士家&lso;,按规定要另立户籍,世代相承,不得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