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16章

中郎自己是个充满生命热情的人,他做什么事都兴致勃勃,好像不要命似的。

爱山水,便说落雁峰&ldo;可值百死&rdo;。

爱朋友,便叹&ldo;以友为性命&rdo;。

他知道&ldo;世上希有事,未有不以死得者&rdo;,值得要死要活一番。

读书读到会心处,便&ldo;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rdo;,真是忘乎所以。

他爱女人,坦陈有&ldo;青娥之癖&rdo;。

他甚至发起懒来也上瘾,名之&ldo;懒癖&rdo;。

关于癖,他说过一句极中肯的话:&ldo;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

若真有所癖,将沉湎酣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钱奴宦贾之事。

&rdo;有癖之人,哪怕有的是怪癖恶癖,终归还保留着一种自己的真兴趣真热情,比起那班名利俗物来更是一个活人。

当然,所谓癖是真正着迷,全心全意,死活不顾。

譬如巴尔扎克小说里的于洛男爵,爱女色爱到财产名誉地位性命都可以不要,到头来穷困潦倒,却依然心满意足,这才配称好色,那些只揩油不肯作半点牺牲的偷香窃玉之辈是不够格的。

一面彻悟人生的实质,一面满怀生命的热情,两者的结合形成了袁中郎的人生观。

他自己把这种人生观与儒家的谐世、道家的玩世、佛家的出世并列为四,称作适世。

若加比较,儒家是完全入世,佛家是完全出世,中郎的适世似与道家的玩世相接近,都在入世出世之间。

区别在于,玩世是入世者的出世法,怀着生命的忧患意识逍遥世外,适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怀着大化的超脱心境享受人生。

用中郎自己的话说,他是想学&ldo;凡间仙,世中佛,无律度的孔子&rdo;。

明末知识分子学佛参禅成风,中郎是不以为然的。

他&ldo;自知魔重&rdo;,&ldo;出则为湖魔,入则为诗魔,遇佳友则为谈魔&rdo;,舍不得人生如许乐趣,绝不肯出世。

况且人只要生命犹存,真正出世是不可能的。

佛祖和达摩舍太子位出家,中郎认为是没有参透生死之理的表现。

他批评道:&ldo;当时便在家何妨,何必掉头不顾,为此偏枯不可训之事?似亦不圆之甚矣。

&rdo;人活世上,如空中鸟迹,去留两可,无须拘泥区区行藏的所在。

若说出家是为了离生死,你总还带着这个血肉之躯,仍是跳不出生死之网。

若说已经看破生死,那就不必出家,在网中即可作自由跳跃。

死是每种人生哲学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

中郎认为,儒道释三家,至少就其门徒的行为看,对死都不甚了悟。

儒生&ldo;以立言为不死,是故著书垂训&rdo;,道士&ldo;以留形为不死,是故锻金炼气&rdo;,释子&ldo;以寂灭为不死,是故耽心禅观&rdo;,他们都企求某种方式的不死。

而事实上,&ldo;茫茫众生,谁不有死,堕地之时,死案已立。

&rdo;不死是不可能的。

那么,依中郎之见,如何才算了悟生死呢?说来也简单,就是要正视生之必死的事实,放下不死的幻想。

他比较赞赏孔子的话:&ldo;朝闻道,夕死可矣。

&rdo;一个人只要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好好地活过一场,也就死而无憾了。

既然死是必然的,何时死,缘何死,便完全不必在意。

他曾患呕血之病,担心必死,便给自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人在家里藏一笔钱,怕贼偷走,整日提心吊胆,频频查看。

有一天携带着远行,回来发现,钱已不知丢失在途中何处了。

自己总担心死于呕血,而其实迟早要生个什么病死去,岂不和此人一样可笑?这么一想,就宽心了。

总之,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又抱着宿命的态度坦然地死,这大约便是中郎的生死观。

相邻小说
帝尊医妃:夫人马甲超级多  爱若盛开,你自归来  求生公路模拟器[无限]  岁月与性情:周国平心灵自传  重生之邻家双子初长成  黑色童话  重生之暴君当政  我靠写爽文修妖  斗地主之恋  本能迷恋  龙楼探险  拯救美强惨男主[快穿]  魔道卧底反复横跳中  [吸血鬼]斯德哥尔摩  我跨界养的崽长角了  我,靠中奖发家[星际]  穿成虐文女主的日常[穿书]  鬼闻笔录  迷彩女孩  强爱霸欢:娇妻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