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有的老人说,大家议论&ldo;最后一战&rdo;了,和平了,统一了,咱们是不是也要授衔了?一些人就算计自己能弄个什么&ldo;校&rdo;,什么&ldo;尉&rdo;。
有的挺高兴,觉得弄块牌子扛扛,&ldo;土八路&rdo;就&ldo;洋&rdo;起来了。
有的说:咱可不能戴那玩艺儿,那不成国民党了?
撤离城市时,有些机关和部队把家具都带着。
火车、汽车,一路装上卸下,不辞辛劳。
有的为多装家具,竟丢下弹药不管。
&ldo;最后一战&rdo;了即便不刀枪入库,也没有沙发、沙发床和地毯什么的,来得实惠了。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有一段文字:有的同志掌握不住自己,花天酒地,听戏,闹陈设,逛市场,找老婆,下馆子,没。
车不走路等,好像有点习以为常的事,有的同志结婚不摆宴席,甚至想用小汽车铺张浪费,在当时战争观念是很淡薄的。
(21)
1946年5月24日,黄克诚在给中央的一封电报中,这样写道:整个军队与地方干部除一部先进者外,一般渴望和平厌战,希望在城市享乐腐化,从承德来之干部,几无愿在乡村工作者,都要求到长春、哈尔滨去。
军队干部则很多要求休养,做后方工作,做地方工作。
有些机关和部队,进城第一件事是找房子,好&ldo;洋楼&rdo;。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自来水,抽水马桶,沙发和沙发床。
头几天像掉进棉花堆里:这有钱人摆的什么穷阔?过几天习惯了,舒服了,就感慨万端起来:会走路就拿打狗棍,这些年今天伤一个,明天亡一个,哪曾想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呀!
这帮人可真他妈的会享福呀!
这回也该老子享受享受,在天堂里当当神仙啦!
发财现象也比较多,集体、个人都有。
特别是先到的部队。
用一些老人的话讲,是&ldo;黄(金子)白(银子)黑(烟土)都有&rdo;。
这些人,有的在退出城市时就匿下了。
后来听说要打仗了,溜的就更多了。
有人很不理解:苦大仇深之人,一块儿穿草鞋,嚼树皮,天当房子地当炕,脑袋掖在裤带上干革命,怎么进城几天就变成这副模样了呢?
说这话的,也不乏这样的土八路:什么楼上楼下,简直是他妈的受洋罪!
可他妈的熬出来了!
对于为了解决肚子革命而走进这个队伍中的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从一个极端(也包括那种认为&ldo;熬出来了&rdo;的人)走到另一个极端,也是极容易的。
就人的本性而言,谁也不是为了受苦才来到这个世上的。
而且,闯关东路上不是讲得明白,东北是个&ldo;花花世界&rdo;吗?
据说,当时辽东军区政治部曾有个通知,要求团以上干部每天要喝牛奶,营连干部喝豆浆。
下边部队听说了,战士气得哼儿哈儿的:我们在前边拼命,他们在后面喝牛奶呀!
讲这个故事的老人,讲着讲着就&ldo;扑哧&rdo;一声苦笑了:别说那年月,就是今天的团职干部,又有多少能喝上牛奶的?那时可真有点闯王进京的味道,飘飘然,昏昏然,把什么都看得那么简单,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