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5章

至于老子这些名言,究竟是正言天道不易法则的自然哲学?或是对他当时生存的时势,有感而发,用来警觉世人?似乎不须争论。

但在我们的上古的历史文化上,原来儒道并不分家的共通观点来看,孔子、孟子,以及其他诸子之学,动称先王,也都极力推崇尧舜的作为。

尧舜之道的值得赞扬,那便是&ldo;功遂,身退,天之道&rdo;的最好范例。

至于三代以后,家世天下的推位让国,想要表现一下&ldo;功遂身退&rdo;,自称为太上皇的戏剧,则几乎没有一个是出于至诚,也没有一个有美好的收场。

其次,如北魏文帝的退位出家,以及相传清初顺治入五台山的剃度,都是别有心事,绝非&ldo;功遂身退&rdo;的情怀。

急流勇退的类型

等两次之,从秦、汉之后,看历史上风云人物的作为风格,取其稍微类同于道家的,如汉代的张良与诸葛亮,原本存心都想&ldo;功遂身退&rdo;,但很可惜其遭遇仍然不能遂其所愿。

张良虽然不肯居功,只自谦退封于&ldo;留&rdo;地而为&ldo;留侯&rdo;,但却身不由己,不能再加上三点水而一&ldo;溜&rdo;了之,以已绝人间烟火食的半仙之分,结果仍免不了受吕后的饮食所害而殁。

与其如此,还不如诸葛武侯的&ldo;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do;,身成绝代之功,更为划算。

也许由此历史经验的教训,致使后来道家人物的作为,如东晋的抱朴子‐‐葛洪,南朝齐梁之际的陶弘景,更加小心谨慎。

葛洪便早早抽身,自求出任为勾漏令,以宦途当隐遁,暗暗修他所认为的仙道以终。

陶弘景则及早挂冠神武门,悠哉游哉,造成&ldo;山中宰相&rdo;的局面,作他的洞天《真诰》,自在精神领域了事。

到了隋唐之间,文中子以儒佛道三家通才的学养,讲学河汾,造成唐初开国一班文武兼资的盛世人才,在人文文化上立下莫大功德,但结果姓名隐没不彰,反令后世多方考据,是为退身幕后的旷代奇人,虽无赫赫事功,却真合于身退之道。

至于宋初,隐逸在华山的陈抟,已经完全走入道家的神仙行列,另当别论。

南宋的韩世忠,知机早退,骑驴湖上,笑傲山林,可算明智之举,难能可贵。

明初的诚意伯刘基,以亦儒亦道的姿态出山,辅助朱元璋而成功帝王事业,但结果仍然难逃被毒而亡。

此外,另如佛家出家的高僧而返还俗世初服,成功留名于历史的,如元初的刘秉忠,明永乐时期的少师姚广孝,可算切实作到了&ldo;功遂身退&rdo;。

此外如帮助朱元璋,专任办理西番外交政治的高僧宗泐禅师,不论道业学问,或者事功,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但照样不能&ldo;功遂身退&rdo;而圆寂于西番任所。

由此可见无论如何高明的人物,毕生能完全合于&ldo;功遂身退,天之道&rdo;的,确是不易了!

难道&ldo;名缰利锁&rdo;,当真牢不可破吗?

但从唐宋以后儒家思想的观点来看,对于老子的这句名言,虽然并无非议之处,只是把它换了文字的表达,变成&ldo;谦让&rdo;或&ldo;谦光&rdo;的美德而已。

其实,后世的儒家是心有不甘,不敢完全苟同老子的观念,尤其反对修仙成佛之说,因此而搬弄文字的表相而已。

这种思想,最有意趣的代表作品,莫如清人一首借题发挥、咏吕纯阳的诗:

十年橐笔走神京,一遇钟离盖便倾。

不是无心唐社稷,金丹一粒误先生。

介于道家、儒家的风范,能够做到&ldo;功遂身退&rdo;,入世又似出世的,历史上有没有这一类的典型人物呢?我认为从两晋清谈玄学的影响,在南北朝之间,有着不少风流人物。

风格最为标准的,要算梁武帝的名臣韦睿。

他善于从政,也善于用兵作战,有诸葛亮纶巾羽扇、指挥若定的丰神,又有&ldo;上善若水&rdo;、&ldo;功成不居&rdo;的意境。

如遇老子,或者肯收他为徒,较之函谷关的守关吏尹子,应无逊色。

可惜南北朝这一时代,在历史上不大出色,因此南北朝的人物也都被人所遗忘埋没了。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

他是汉丞相韦贤的后裔,系出名门世族。

自少即受郡守祖征的赏识,认为是&ldo;干国家,成功业&rdo;之才。

相邻小说
乡村教师  伊甸园  影帝的小奶狗又A又软  夏天夏,星星辰  王妃总想逃(重生)  天鹅肉[ABO]  枭雄夫人  李鸿章传  二代嗲精  迎春花  穿成原文女配  重生后我把对象绿了  我的帝王生涯  影后养成手记  恶人  玉垒浮云  纠缠一生的温暖邂逅:恋之蔓千寻  觅路  以为自己是女人的男人  绿茶竹马他A装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