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4章

1一钵,即一棵。

2猪脑肉,陕北称“头”

为“脑”

náo。

猪脑肉,即猪头肉。

3豆钱钱饭,用豆子压扁和小米熬的粥。

陕北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想、愿望和追求,在陕北民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在政治方面,他们希望“咱也活的象个人,一辈子再也不揽工”

,“再也不吃那下眼饭”

;在生活方面,他们希望“铺上蓆子加棉毡”

,“一年四季有衣衫”

,“猪脑肉2,捣大蒜”

,“顿顿有口豆钱钱饭3”

;爱情方面,他们希望“慢慢寻上个可心汉”

,“年轻的婆姨跟前站”

希望着一个人人以真心相处,“世人再莫贪银钱”

的真朴世界……这些希望无不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辉。

民歌尊重劳动人民,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理想愿望,就是它人民性的体现。

如果脱离劳动人民的思想真实,脱离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生活实际,胡编乱造,把他们思想以外的东西强加于他们,是怎么也谈不上人民性的。

陕北民歌的人民性不仅仅体现在以上诸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它的艺术形式方面。

艺术形式并不是一块无足轻重的、可以任人随意揉搓的面团,它对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立性和制约性。

陕北劳动人民对艺术有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他们对民歌喜欢的不得了,不但因为民歌直接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感情,很大程度上也在于民歌是一种“新鲜活泼的”

,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的艺术形式。

这个形式是他们根据自己的“胃口”

创造的,也恰好适合于他们的“胃口”

他们不喜欢那些跳来跳去,变幻莫测的作品,叙事性民歌总是有头有尾,故事发展脉络清晰;他们不喜欢听那些抽象的“空头报告”

,民歌总是以鲜明的形象性见长,干净利落,富于韵味;他们不喜欢咬文嚼字,民歌便采用了普通百姓一听就懂的语言……这就是陕北民歌的人民性在美学形式方面的突出体现。

我们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一方面在于用最贴切、最有效的艺术形式将其内容充分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也在于能为劳动人民所普遍接受。

文艺的上乘之作必然是那些内容与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的作品,但结合得完美的作品就未必能受到劳动人民的欢迎,其原因往往在于其艺术形式不适应劳动人民的欣赏习惯。

相邻小说
我家二爷  《胎》  <樱花树下>  没有你,怎么办?  <樱花树下>  舍弟诸葛亮  守桥人  六日危城  穿成卷王反派的亲女儿  恋雨  (独孤天下同人)宇文护  或许你不懂得爱  同桌是?  他的手很撩人  神之回生  第十二秒  长陵  勉强幸福  他在云之南  风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