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在一次人民委员会会议上,苏维埃主管粮食的最高官员‐‐粮食人民委员瞿鲁巴也因为饥饿而晕倒了。
以如此贫弱的基础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其难度可想而知。
何况在十月革命后的五年时间里,苏俄人民的第一项任务并不是建设,而是生存,是在国内叛乱和西方工业国的围剿中生存下来。
内忧外患中,苏维埃怎样力挽狂澜?
1918年9月2日,苏维埃中央发出了&ldo;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rdo;的呼吁,苏维埃政权选择了一切为了战争的&ldo;战时共产主义政策&rdo;。
在农村征集全部余粮,甚至是部分口粮,在城市集中控制工业生产、流通和分配,实行总管理局体制,中央紧紧控制企业,依靠行政命令统一管理国民经济,企业没有自主权,中央管理局给企业制定指令性年计划、季计划,甚至月计划。
这一政策使苏俄形成一个整体,迅速走上战时轨道,每一分力量都投入战斗。
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ldo;人&rdo;的因素是决定性的。
旧的沙俄军队已解散,苏维埃授权给托洛茨基,组建一支新的军队,它叫红军。
在1919年,有一本手册发给走上前线的每一个共产党员。
手册中有一句在俄罗斯大地上广泛流传的话:&ldo;共产党员的称号要担负很多义务,但是只给他一项特权‐‐最先为革命而战。
&rdo;
粮食人民委员(粮食部部长)瞿鲁巴被奉为共产党员的楷模,作为主管粮食的最高官员,拥有调拨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普特粮食的权力,但他并没借此填饱自己的肚子。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在莫斯科到喀山的铁路上产生了一个列宁称之为&ldo;伟大创举&rdo;的行动。
这里的党员放弃休息,忍着饥饿,不要报酬,为支援前线义务劳动。
这一举动迅速传遍俄罗斯大地,并成为俄罗斯人民的集体行动。
正是在这样无私的党员和坚忍的人民支持下,苏维埃政权在这场与全世界资本主义力量的作战中,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击退了各个国家的干涉和入侵,消灭了内部叛乱,保住了苏维埃政权。
&ldo;战时共产主义政策&rdo;帮助苏维埃集中所有力量打赢了战争。
战争胜利了,政权保住了。
河山依旧,国家已然满目疮痍。
粮食产量只及战前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出现在布尔什维克面前的是一个沉重的课题,一个类似于毛泽东所说的&ldo;进京赶考&rdo;的课题‐‐怎样在一片瓦砾上创建一个具有崭新社会形态的强大国家?
历史没有答案,也&ldo;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rdo;,历史要靠布尔什维克自己创造。
正如列宁所说:&ldo;或是灭亡,或是开足马力奋勇向前,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