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就在杜甫落第那一年,唐玄宗封禅泰山,随从数百里不绝,封禅礼毕,玄宗亲笔撰书了标榜自己功德的《纪泰山铭》,刻在岱顶大观峰的峭壁上,即今“唐摩崖”
。
尽管唐玄宗贵为天子,为镌刻此铭,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削壁为碑,据说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者,但最终只是为泰山留下一处胜观而已,其标榜功德的目的并未达到。
那篇铭文究竟讲些什么,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少有人想知道。
至于随同玄宗前来的达官贵人所作的众多诗文,更是湮没无闻了。
而当时一个落第青年诗人的诗篇,却众口传诵,经久不衰,这是唐玄宗封禅之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
司马迁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报任少卿书》)曹丕称诗文为“不朽之盛事”
(《典论?论文》)。
从杜甫的遭遇看,确实是这样。
咏马
咏马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诏令当时著名画家和工艺家阎立德设计营造昭陵,并雕刻“昭陵六骏”
,列置于昭陵北麓祭坛内。
其中两骏(拳毛□、飒露紫)后被盗往美国,存费城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白蹄乌、青骓、特勤骠、什伐赤),现都陈列在陕西省博物馆内。
这些石刻骏马,线条简洁有力,造型栩栩如生,神态矫健遒劲,望之生气勃勃。
“昭陵六骏”
能在唐代出现绝非偶然。
据史载:“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岐、豳、泾、宁间,地广千里。”
(《新唐书?兵志》)“六骏”
都是曾随唐太宗南征北战的骏马。
至唐玄宗开元年间,牧马尚有四十余万匹,所谓“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八方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苏轼《书韩幹牧马图》)。
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咏马、画马、刻马,也就成了一时的风气。
清代方南堂说:“咏物题极难,初唐如李巨山多至数百首,但有赋体,绝无比兴,痴肥重浊,止增厌恶。
惟子美咏物绝佳,如咏鹰咏马诸作,有写生家所不到。
贞元、大历诸名家,咏物绝少。
……元和以后,下逮晚唐,咏物诗极多,纵极巧妙,总不免描眉画角,小家举止。”
(《辍锻录》)确实,摹形写状,绘影描神,刻划逼真,形容痛快,尚非咏物诗的极致。
杜甫的咏马诗,所以能精湛卓立,独步千古,全在气魄雄伟,寓意深刻,感慨淋漓,神气勃然,都从大处着笔,不落纤巧家数。
杜甫笔下的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深沉的感情,都带着他的现实感慨,寄托着他的理想抱负。
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表现自我的一种形式,是在为自己写照。
如早年作的《房兵曹胡马诗》,前半写马骨相非常,格力不凡,后半言其骁腾无比,显出一副血性,落笔有飞行万里之势,一望可知是年少气盛之作。
杜甫前期的咏马诗,其根本精神都集中在“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房兵曹胡马诗》),“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高都护骢马行》),“一闻说尽急难才,转益愁向驽骀辈”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这几句诗中。
有横行万里之志、越涧注坡之能,临阵无敌,所向辟易,急人所难,拯危脱险,生死不负,以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