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早期的中国文化思想,对于&ldo;道&rdo;这个东西,并未附以它任何宗教形态,或者将它专属于某一种哲学派别。
道的名称之外,尚有几个与它同义的名词,老子又提出来说:&ldo;强为之名曰大&rdo;,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太大了,所以也可叫做&ldo;大&rdo;;&ldo;大曰逝&rdo;,大也就是&ldo;逝&rdo;,&ldo;逝&rdo;是永远的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等于说宇宙是无限的扩张。
谈到这里,我们看到这个&ldo;逝&rdo;字觉得很有趣。
引申列子的话来说,便是:&ldo;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rdo;老子认为道的本身,大到无量无边,无有涯际,因此名之为&ldo;逝&rdo;。
同样的意义,佛经上&ldo;佛&rdo;亦有十个名号,&ldo;善逝&rdo;是其中之一。
这个&ldo;善逝&rdo;的&ldo;逝&rdo;,除了具有&ldo;无常&rdo;的含义外,同样代表无尽无限,形容难以言喻之大,与老子所说的&ldo;大曰逝&rdo;,有不谋而合之处。
但是我们知道,佛经翻译到中国来,距离老子时代之后,已经有相当一段的时间,然而老子在中国上古文化,早已有相同的看法和用词了。
既然&ldo;大日逝&rdo;,那么&ldo;逝曰远&rdo;,无远弗届,四通八达,&ldo;放之四海而皆准&rdo;,没有不及的地方,也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意思。
然而,就是因为&ldo;道&rdo;太大太远了,它遍一切处,通于古今,尽未来际,我们若求大、求远地去追求它,反而难以企及,搞不好还会迷失在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现象界里,不能自拔。
其实&ldo;道&rdo;就在每个人的自身上,须臾不离,若能反求诸己,回头自省,见&ldo;道&rdo;才有希望。
所以&ldo;逝曰远,远曰反&rdo;。
最远的就是最近的,最后的就是最初的,只要神志清醒清醒,好好张眼一看,天边就在目前。
我们晓得中国过去的观念,称宇宙万有的本体为&ldo;道&rdo;,另外还有&ldo;大&rdo;、&rso;逝&rdo;、&ldo;远&rdo;、&ldo;反&rdo;等名称,甚至于儒家所讲的&ldo;天&rdo;,或者&ldo;帝&rdo;,也都是&ldo;道&rdo;的代号,总共算起来,至少也有十来个&ldo;道&rdo;的别名。
后来印度文化传播到中国来,其中佛教对于形上本体的说法,也有佛的十个代号,与中国原有的那些&ldo;道&rdo;的称呼相互比较,颇得异曲同工之妙,几乎是同样的道理,雷同的说法,这不知是否当时双方曾开过联席会议,互相对此问题详加协调过,否则又怎能如此巧合、遥相呼应呢?(一笑)。
其实这正是&ldo;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rdo;的道理。
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接着,老子说&ldo;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rdo;。
这一段谈&ldo;天&rdo;说&ldo;地&rdo;,却又忽然钻出一个&ldo;王&rdo;来,王是代表人。
依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ldo;天、地、人&rdo;三者并排共列,而人在其中。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文化最讲究&ldo;人道&rdo;,人文的精神最为浓厚,人道的价值最被看重。
假定我们现在出个考试题目,&ldo;人生的价值是什么?&rdo;或者&ldo;人生的目的是什么?&rdo;若以中国文化思想的观点来作答,答案只有一个‐‐&ldo;参赞于地之化育&rdo;(《周易&iddot;系辞传》)。
&ldo;参赞天地之化育&rdo;,正是人道价值之所在。
人生于天地之间,忽尔数十年的生命,仿如过客,晃眼即逝,到底它的意义何在?我们这个天地,佛学叫做娑婆世界,意思是&ldo;堪忍&rdo;,人类生活其上,还勉勉强强过得去。
这个天地并不完备,有很多的缺陷,很多的问题,但是人类的智慧与能力,只要它能合情合理地运用,便能创造一个圆满和谐的人生,弥补天地的缺憾。
譬如,假若天上永远有一个太阳挂着,没有夜晚的话,人类也就不会去发明电灯,创造黑暗中的光明。
如果不是地球有四季气候的变化,时而下雨,时而刮风,人类也不会筑屋而居,或者发明雨衣、雨伞等防御用具。
这种人类因天地间种种现象变化所作的因应与开创,就叫做&ldo;参赞&rdo;。
此等人类的智慧与能力太伟大了,所以中国文化将他和天地并举,称为&ldo;天、地、人&rdo;三才。
这是旧有的解释。
那么,&ldo;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rdo;。
&ldo;域&rdo;是代表广大的宇宙领域。
此处道家的四大,与佛家所谓的四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