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80节:釜底抽薪(1)
首先,慈禧无法容忍光绪帝仰赖翁同龢超过了仰赖自己。
光绪帝亲政之前,光绪帝与翁同龢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师生关系,建立了几同父子的情感,光绪帝对老师翁同龢不仅言听计从,而且专信有加。
光绪帝亲政以后,这种情同父子的关系有增无减。
因此,光绪帝亲政以后,他又将翁同龢、李鸿藻擢为军机大臣。
《清史稿&8226;翁同龢列传》记载道:&ot;同龢善伺上意,得遇事进言。
上亲政久,英爽非复常度,剖决精当。
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
&ot;光绪帝对翁同龢这种极度的信任和依赖,表现为:要么与翁同龢在书房,&ot;造膝独对&ot;,秉烛长谈;要么在朝房召见军机大臣之前,单独召见,每每如此。
光绪帝对翁同龢如此依赖,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光绪帝刚刚亲政,周围的辅弼大臣都是慈禧精心挑选、蓄意安插的亲信,不谙世事、缺少历练的光绪帝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老师的提示与辅佐。
二是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光绪帝深知老师不仅博学多才、谙熟世事,而且居官清廉、责任心强,因此他认为老师值得信赖。
有一次因翁同龢卧病数日而不能到班,会议就不开始,一定要等翁到会才开始(《翁同龢日记》)。
志锐光绪帝与翁同龢交往甚密,引发了慈禧对光绪帝的不满和对翁同龢的猜忌。
翁同龢对此深感不安。
他在《松禅年谱》中记下了自己的无奈与担心:&ot;最难处者,于枢臣见起之先,往往使中宫笼烛宣召。
及见,则闲话数语而出。
由是同官侧目,臣亦无路可以解释。
尝叩头奏:&039;昔闻和珅曾如此,皇上岂欲置臣于死地耶?!
&039;终不能回,亦奇事也。
&ot;
久处权力漩涡中心的翁同龢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光绪帝与自己来往亲密,势必会带来慈禧对光绪帝和自己的猜忌,反而不便于自己为光绪帝运筹国家大事。
但尽管翁同龢叩头求免,单纯的光绪帝依然固执己见,宣召如旧。
其次,慈禧无法容忍在光绪帝的身边有异己力量的存在。
光绪帝亲政以后,慈禧逐渐觉察到在光绪帝周围,已经形成一股势力。
这些人除了光绪帝一直依赖的翁同龢以外,还有志锐、文廷式等台馆诸臣。
志锐,字公颖,满洲正红旗人,陕甘总督裕泰之孙。
父长敬与瑾妃、珍妃的父亲长叙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