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辛亥鼎革,他在汤寿潜出任浙江都督时担任过秘书,随后出任过平阳县知事、宁波鄞县知事,至1917年辞职回乡。
鳌江沿江靠海,南麂列岛远离陆地,他早在1905年就作过深人调查,有意开发,次年因平阳、瑞安为此岛归属之争而萌生了开发南麂的念头。
1912年8月他集资2万,创办&ldo;南麂渔佃公司&rdo;,招募渔民垦殖。
岛上当时只有数十人定居,经20多年经营,人口上万,独自成乡。
1918年起他在鳌江办的厂、窑、钱庄相继失败,1924年他责成儿子王文川开设祖辈老字号王广源商号,先后开辟鳌江到上海、大连、营口、汕头、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航线,兴建轮船码头和堆栈。
在他们父子的推动下,一个昔日的渔村出现银行、电报局、电话局、电灯厂和医院等,成为浙南一个繁华的现代市镇,呼吸到现代文明的空气,俨然&ldo;小南通&rdo;。
这一切在1940年春天都被日本飞机炸毁,父子两代经营十几年的事业也全部化为灰烬。
生当清末民初,时代急剧转型之际,王理孚喜欢读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新民丛报》,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杂志,家藏有159种期刊,他对章士钊评价尤高,认为&ldo;其识见之透辟,与文字之谨严,直欲驾梁氏任公而上之&rdo;。
对于当时流行的各种新思想、新学说,他并不陌生。
然而,读《王理孚集》,他一生的精神生活基本上就是作旧体诗,这一点,包括张謇那些开一时风气的人无不如此,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诗还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们在事业上已转向近代。
他们的精神生活仍摆脱不了千百年来形成的那种方式。
他因开发南麂。
自称&ldo;海外虬髯&rdo;,取号&ldo;海髯&rdo;,人称&ldo;海髯先生&rdo;,所以他的诗集就叫《海髯诗》,其中好诗佳句不少,我特别喜欢他早年的诗句:成群雁鹜嬉春水,无语江山对夕阳。
他生活的时代,旧文明虽已夕阳西下,他至少还可以有所作为。
他殁于1950年初,在他身后,才真正是江山无语。
连夕阳也不再依旧。
几个1893年生人
那一年,表面看起来似乎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年出生的一个男婴。
这个年份可能不会被人一再提及。
确实,那一年有如许多平常的年份一样,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编年史上很容易被忽略。
历史之所以最终记住那个年份,今天看来也许是因为毛泽东,其实在历史轨道上刻下了自己印痕的1893年生人,并非只他一个,比如历史学家、中国青年党&ldo;曾、左、李&rdo;三巨头之一的左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