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他又问,看见你说的这敌台,周长才有一丈二,虽然说的是收顶之式,但我揣摩基础也不过比这大一倍多而已,这么小的地方,50个人怎么周旋得开?还有士兵的衣、粮、柴、水之物充塞其间,不是太狭窄了吗?如方便的话还请指教(见《又与蓟辽总督谭二华》)。
再来看一段他关于军粮的询问。
他说:我最近听说蓟镇的军粮,是要求士兵到一二百里之外去支取,士兵颇以为苦。
他们一户数口之家,就依靠这一石粮食活命,不仅发放得不及时,且斤两还不足。
同时又要他们到数百里之外去等候领取,往返道路,雇人雇车,这钱是谁出?名义上是一石,其实不过八、九斗矣!
况且近来又有一些摊派,都在这粮食里出,这么干,想让士兵吃饱、为国家折冲御侮,那能成吗?我听说,按照过去的制度各区驻地都有官仓,仓库如今虽然有损坏,但制度还在,官员也还在。
能否修理一下,就近发军粮呢?此事你也不必上疏了,直接和管粮郎中商量个办法就是了。
(见《与蓟辽督抚》)
一个总理大国事务的高官,看见下面有报告上来,不是简单批一个&ldo;一定要抓紧办好&rdo;就算,而是举一反三,穷究根底,心细如同老农。
我们能嘲笑古人不会办事么?
对于兵部尚书霍冀赏罚不公的事,张居正也曾据理斥责,予以纠正。
兵部是显要部门,并无规定一定要服从大学士指挥。
大学士斥责在任兵部尚书的事,在明代极为罕见。
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个&ldo;大破常格&rdo;的人。
心中有郁闷,他就要说。
谈到赏罚之事,他自是不无感慨:&ldo;世间一种幸灾乐祸之人,妒人有功,阻人成事。
&rdo;何时明朝人不再有内斗了,国家也许就不会这么疲弱了。
张居正在运筹边务的过程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坚决保护了戚继光。
戚继光是一员古今罕见的奇将,号令严,赏罚信,训练士兵的军法和制敌的战术,都空前绝后。
士兵皆愿为他效命。
中国古代具有个人特色的队伍,除了&ldo;岳家军&rdo;之外,就是他的&ldo;戚家军&rdo;了(以义乌募兵训练而成)。
不论是抗倭还是御虏,其作为,都是可以让人惊喜的。
这个戚继光,在后世名声之大,达到无人不晓的程度。
人人皆以为他是近乎完美的人。
其实他个人品质还是很有些问题的,好行贿,好争功,时人对他议论很多。
高拱还一度严辞参劾过他。
但张居正看准了他是栋梁之材,从中缓解,让他&ldo;带病&rdo;留任。
当国之后,张居正更是依赖戚继光镇守北方。
时人称,戚继光在镇十六年,&ldo;蓟门宴然&rdo;,啥事也没有。
名将名相,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