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1926年1月19日,在校长曹云祥主持下,清华学校校务会议举行临时会议讨论研究院事务。
张彭春和赵元任,李济主张研究院只任专门研究,不容纳普通国学。
赵元任同时主张&ldo;研究院为大学院,先办国学,久后乃设科学&rdo;等等。
吴宓在梁启超的支持下,异议力争,王国维初无意见,后亦附张,校务会议最终否定了吴宓意见。
研究院同学会代表全体师生为此发表了《宣言》,以&ldo;破坏研究院&rdo;等语句,对张彭春等给予指责,同时指责吴宓保护研究院不力,在全校师生中引起震动。
在双方的挤压下,心情焦虑的吴宓被迫表示提出辞职。
这个时候,吴、张两个派系的矛盾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余地,其情势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绝无缓和并肩共事之可能。
吴在表示辞职的同时,张彭春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校长曹云祥的警觉与吴派盟友和研究院学生的强烈不满,借此机会,吴派联盟决定实施绝地反击,一举将张彭春斩于马下。
在斗士王祖廉、庄泽宣、徐然三位资深教授的公开操纵、指挥下,清华学校爆发了要求张彭春去职的学潮。
在一片人喊马叫的吵闹、混乱声中,不知如何是好的曹云祥听从了身边谋士与号称世外高人的指点,突然改变拥张的态度,决定令张即刻离校,越快越好。
曹氏这一急转直下的姿态,令张彭春如同吃了一记闷棍,顿觉晕头转向,天旋地转,完全失去了回应和反击能力,只好甘拜下风,强忍怨恨,打起铺盖含泪向他的同派人物胡适、赵元任等话别,出走天津,回到他老兄经营多年的南开大学,以图东山再起。
张彭春在决战中滚鞍落马,令吴宓大大地舒了一口气,他在日记中写道:&ldo;此次张氏去职离校,如竟成事实,则实为权臣威加于主者之普通下场。
各方反对虽烈,然已司空见惯,久已无足重轻。
此次去张,纯由校长自决。
而校长之为此,必自有不得已之原因,或缘大权旁落,恐驾驭为难;或张竟有图谋去校长而代之之举动,为所觉察,故而出此。
诸人之谗言,以及宴会表示,不过适凑其机,校长亦乐于俯从而利用之耳。
&rdo;(《吴宓日记》第三册,142页)
就吴宓的性情言,在学术教育界中,算不上一个热衷于派系争斗的人,只是被偶然卷入了这个圈子,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但吴毕竟不是个糊涂人,得胜之际,也心生惴惴,自起反思。
1926年1月27日,吴在日记中写道:&ldo;念宓初无与人为仇之意,惟此次倒张运动,竟以研究院事件及宓之辞职,用为导火线,作为张氏大罪状之一,则宓所不及料,亦无术洗清者也。
平心而论,张君仲述实有胜过诸人之处,允称清华办事惟一人才。
……宓之卷入与张氏为敌之党,实亦不得不然者也。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宓庸碌,愧无能。
直至此时,则更不能完全置身事外,而不与敌张氏者敷衍。
语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