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张居正就是属于较聪明的那一类的。
他说:&ldo;古之理财者,汰溢浮而不骛厚入,节漏费而不开利源。
&rdo;
什么意思呢?把你的臃肿机构减一减,把你的奢侈开支压一压;不要想着怎么从老百姓那里弄到&ldo;厚入&rdo;(很多很多的钱),尤其不要变着法地&ldo;开利源&rdo;(新增收税收费渠道)。
张居正对一些官员的麻木不仁尤其不齿‐‐应该为百姓做什么,一窍不通,但是对如何从百姓身上弄钱,却有超常天赋。
嘉靖年间,因国用不足,朝廷在江南一带加赋,地方各级官员趁机多征(公私兼顾),民不堪其苦。
当时请假在家的张居正,目睹民间疾困,就曾说过:&ldo;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
&rdo;
官员们要是互相比着看谁征的税多,那百姓还能喘得过气来吗?
究竟是以征税多为荣,还是以征税多为耻,就看这把尺在谁手里拿着了。
大明帝国的钱为什么老是不够花?《明史》上说:&ldo;国家经费,莫大于禄饷。
&rdo;也就是养官和养兵的花费太大。
明中期以后,官俸的支出有时甚至占全年财政开支的30。
官多,花费当然要大。
洪武年间,设立官职还比较实事求是,务求精简,全国的文官只有5000多人。
到后来,当官成了一种优越的生存方式,可以靠着当官过上好日子,人人就都想往里面钻。
冗官冗员像泡沫一样疯涨,文官到正德年间就涨到了2万多名,百年间增加了3倍。
明朝的武官就更不得了。
武官因为是世袭制,子孙后代只要通过了考试,国家就得授官。
编制满了怎么办,只好添加大批无实职的带俸武官‐‐反正得养着。
明初武官有28000人,到正德时猛增至10万。
这样多的官,有什么用?没用。
朱老皇帝的时候,官员数量少,机构简单,但是&ldo;当时政无不举,令无不行,事妥民安,未尝失误&rdo;(徐恪《修政弭灾疏》)。
如今疆土未扩大,人口未增加,倒是官员繁殖得快。
&ldo;况一官之来,有一官之费。
食有俸粮,居有廨宇,一分一毫,皆取给于民。
&rdo;(《明会典》)
除了官员的工资,老百姓还要负担官府的大量劳役‐‐给官员当皂吏(勤杂工)。
多半官员使役的人数都比规定的要多,有时一个官要用七八十人服务。
老百姓连干自家活儿的时间都没有了,甚至&ldo;一家当服役,一户遍三四处&rdo;(《成化实录》)。
最极端的例子是&ldo;朝为轿夫矣,日中为扛夫矣,暮为灯夫矣。
三夫之候劳未已,则又为纤夫矣&rdo;(顾炎武语)。
这还让不让人家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