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这层关系,又死死压住了张居正,意见不一致也不能太冒犯房师,总要有所顾忌。
再说,陈以勤与高拱一样,是隆庆多年的老师,当年顶住严嵩的压力,对裕王的皇储位置&ldo;羽翼有功&rdo;(《明史•陈以勤传》),离权力中心比张居正要近得多。
张也不可能摇撼他。
这两个人,主张&ldo;祖宗立业、子孙承之&rdo;,&ldo;苟非至于大坏,固未易变更也&rdo;。
视励精图治为&ldo;躁竞&rdo;,视革除陋习为&ldo;紊乱成法&rdo;,你还好意思越雷池一步吗?
明朝的发展,其实已经很成问题了,积弊如山,财力枯竭,外敌窥伺,哪里还容得你休生养息?再不振作,再不根除顽疾,就没有时间了。
什么&ldo;宽政&rdo;?无非是放纵贪官污吏;什么&ldo;和揖中外&rdo;?不就是挨打了也忍气吞声!
国人啊,&ldo;渐已醒&rdo;了吗?
再说这个赵贞吉,他倒是一条汉子。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袭北京那时候,严嵩、丁汝夔按兵不动,敌势铺天盖地。
嘉靖问计于廷臣,久久无人一语。
赵贞吉却力排众议,坚决反对议和,并请命上前线劳军。
嘉靖一见,心情大振,立刻升了他的官,让他奉旨前去&ldo;宣谕诸军&rdo;。
史载:&ldo;贞吉廷议罢,盛气谒严嵩,嵩辞不见,贞吉怒叱门者。
适赵文华(严的干儿子)至,贞吉复叱之。
&rdo;这个细节,在当时也真是大快人心(《明史•赵贞吉传》)。
严嵩当然为之恼怒,在票拟时故意不写授予督战权,让赵贞吉到前线一个兵也调不动。
当时京城附近敌骑充斥,赵贞吉居然敢一个小卒也不带,单骑出城,驰入军营。
持节宣慰诸路勤王军,诸军无不感动泣下,愿意杀敌报国。
&ldo;北虏&rdo;听说之后,有所收敛,稍微后撤。
赵贞吉大名一时传遍天下。
功臣往往都是白干。
敌人退后,严嵩立马构陷赵贞吉。
结果,赵老夫子被打了一顿屁股(廷杖),贬到广西去当了典史(明代的县看守所所长不乏名臣啊)。
这样一个人,名气大,辈份高(比陈以勤早两科,比张居正早四科),所以敢于指陈各部、科道失职违纪的猫腻,人得罪光了都不怕。
他为官40年,一点儿不懂官场潜规则。
书生本色,不给人一点儿面子。
张居正受他的气大了。
每每议论话题,老赵总是朝小张子挥挥手:&ldo;这不是你们小辈所能理解的。
&rdo;一谈到经史、玄禅,就笑问张居正:&ldo;怎么样,深奥吧?你们光知道韩、柳文(韩愈、柳宗元文章)!
&rdo;
张居正,能不郁闷乎?
四位阁臣,莫衷一是,这还怎么干?
他一个人,拿这三个人根本没奈何。
虽然张居正也当过裕邸的讲官,与当今皇上有一点儿渊源,但权力资源还差得远。
怎么才能让这两个没用的离开茅坑,让那个不懂事的闭住嘴?怎么才能让自己离权力中心更近一点,能有个搭档联手做事?
他不会不想到&ldo;相期以相业&rdo;的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