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新房子是黑塞自己设计的,山坡上有一千一百平方米的土地,可以让他翻土、种花,享受渴望了许久的&ldo;田园之乐&rdo;。
只是,挥别卡萨&iddot;卡穆奇,黑塞还是忍不住要难过。
他特意赶画了几十幅水彩,似乎是想把这里的记忆一口吞了去。
在散文里,他对卡萨&iddot;卡穆奇的追忆痛切而伤感:&ldo;……这十二年,改变的不只是我的生活,还有这房子,这花园。
花园中那株我毕生所见的最大的南欧紫荆,在某个秋夜,成了狂风的祭品;有人趁我不在,砍去了小阳台上的那株白色的木兰;还有一次,我从苏黎世返回,有人竟然用砖墙将旧大门封了起来,我一下子失了神,如做梦般徘徊在门前,找不到进去的路……&rdo;
------------
伍尔夫的美丽与哀愁(1)
------------
&ldo;……种种感受如此逼仄地拥挤一起,我想,这样的五分钟我这一生一世都不会很多……&rdo;这是弗吉尼亚&iddot;伍尔夫1919年7月1日的日记,其时,她和丈夫伦纳德&iddot;伍尔夫刚用七百英镑买下了苏塞克斯郡罗德梅尔的&ldo;僧屋&rdo;,一时百感交集,连文字也有了呆气。
&ldo;僧屋&rdo;占地约四分之三英亩,据说十五六世纪曾是僧侣的避难所,式样简单到通透:两层砖石结构,立面长且矮,房间狭小‐‐因为当初要应付&ldo;僧多房少&rdo;,所以多是些因陋就简的隔间,是彼此相通、须穿过前一间方能打开后一间的那种;厨房破落得不成样子,房里没有壁炉、澡盆、厕所,不供应热水;冬天屋里极冷,即便后来经过了装修,床头仍有老鼠爬来爬去。
却也因了这屋子的老旧与隔绝,空气里弥漫着常年禁欲后的洁净,分明有故事,却是孩子般的坦白痴纯,反让你不忍去探究了。
弗吉尼亚喜欢那具式样古怪的烟囱,喜欢盛圣水的壁龛;花园是更不消说了:荒疏得久了,石楠与矢车菊全没心没肺地痴长,不讲和谐错落,只一味的热烈与颓唐。
站在园子里往外看,视线里柔柔地框出远处山坡与树林的轮廓,不真切,倒像是滚了一道毛边。
伍尔夫说,&ldo;僧屋&rdo;是一条船,载起她浮在醉人而忧伤的写作的浪潮之上,任她漂流一世。
迷失于词藻
每天早晨八点半左右,伍尔夫照例要去依傍着花园围墙搭建的小木屋里写作。
照她的话说,她是&ldo;径自去那浪漫的居室,一路上穿过乱蓬蓬的草,地上结着霜,硬得像砖&rdo;。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是铁定无人侵扰的。
她喜欢用淡蓝色的纸,蘸绿墨水,字是极小极密的,笔划清晰有力,却铺排得紧张,像织得过于精细的蛛网。
自从有了小木屋,伍尔夫彻底改了写作习惯。
过去,她一向是站在那种高高的、建筑师用的桌前奋笔疾书的,有点像海明威的风格。
搬入新居以后,座椅有了用武之地,顶多在文字实在赶不上意识的流向时,伍尔夫才会站起身,把桌椅挪一个方向,换一个角度看看窗外。
又或者,彼时,三十七岁的伍尔夫真的已经到了站不动的年纪‐‐看她的照片,少女时代脸颊还是盈润的,飞着淡粉色,一过中年,依然是那样精致的、有雕塑感的五官,却凹陷得厉害,一色的象牙白,眼睛里空洞洞的,连悲意也无。
随着年事渐长,伍尔夫已经越来越疏于着装打扮。
才搬进&ldo;僧屋&rdo;不久,她就在日记里写道:&ldo;我现在不怎么关心头发、穿衣之类的&lso;大问题&rso;;我已经甘于粗劣的衣着了。
&rdo;不过,这样一来,当年伍尔夫父亲的好朋友、大文豪亨利&iddot;詹姆斯对她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倒是显得比原先跟贴切:&ldo;弗吉尼亚优雅而迷人,洋溢着素朴之美。
&rdo;
一日日老去的伍尔夫,把自己的岁月如银屑般捣碎、榨尽,那银屑被&ldo;僧屋&rdo;的风景激活了,便熬出这样的文字:&ldo;米兰达躺在苹果树下的一把长椅上。
她的书坠入草丛里,她的手指似乎仍指向那个法文句子&lso;这确乎是一个女孩子的笑容会比别处明媚的国度啊……&rso;仿佛她就在那里跌入睡乡了。
&rdo;(短篇小说《果园》,1923)。
------------
伍尔夫的美丽与哀愁(2)
------------
除了早期的《远航》、《夜与日》和《邱园记事》,伍尔夫的其他作品都是在她搬到&ldo;僧屋&rdo;以后问世的。
&ldo;僧屋&rdo;对于她写作轨迹的影响力,不亚于当年圣伊弗斯康沃尔村的&ldo;塔兰德屋&rdo;‐‐那是伍尔夫的父亲、《英国传记辞典》的首任主编莱斯利&iddot;斯蒂芬爵士在她出生前买下的消夏别墅,是弗吉尼亚儿时的伊甸园。
在那里,她可以天天看着&ldo;海浪高高地涌起、迸碎,在海滩上撒开一层薄纱似的水花,发出叹息般的声响。
&rdo;也奇怪,搬进&ldo;僧屋&rdo;以后,这里的静谧素谈倒作了绝佳的衬底,关于&ldo;塔兰德屋&rdo;的记忆在这样的背景上显得格外清晰,和着遥远的浪花的混响,重又鲜活起来‐‐从《到灯塔去》(1927)和《海浪》(1931)里都找得到&ldo;塔兰德屋&rdo;的影子,而这些作品都是在&ldo;僧屋&rdo;里写成的。
在一部晚年的回忆录中,伍尔夫多次提到在&ldo;僧屋&rdo;里写作的感受,这一次她把自己也比作一条&ldo;多孔、渗水的船,浮于情绪感受之上;又如一只敏感的盘子,沐在看不见的光束之下。
&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