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他们把握不了时代的步伐和节奏,只是他们把心事和力量都花费在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上,并且孜孜不倦地为此而努力。
他们的天才和勤奋,加上绝世而独立的人格,成就了大事业。
于是,我看到了吴大猷孔子式的物理学,看到了赵元任&ldo;好玩儿&rdo;的语言学,看到了梅汝璈声震东京的外交学,看到了林白水以身殉报的新闻学,也看到了马约翰终其一生的体育学……
民国的这些人啊,做着利国利民的事,却默默无名。
他们波澜不惊,实则惊涛拍岸。
他们看似平淡无奇,却似乎永远都有那么一种悲壮,每一落笔,都前途难测。
于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如何,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良知。
又见《民国那些人》,曾如枝头繁花叶茂。
如今,属于他们的时代已落幕,只是隐约可观。
但后浪如潮涌,斯人可追!
书评:文人风骨已不再
‐‐《民国那些人》中的学识与才情
文画里真真
《中国青年报&iddot;冰点周刊》最佳专栏‐‐&ldo;钩沉&rdo;,我是一路跟着读下来的。
不只是因为&ldo;钩沉&rdo;二字直入我心,更是因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钩起的这些人物,都是让人读过之后,有强烈欲望想去钻进书堆,更深更多地了解民国那些人。
结集成书,真让读书的人痛快。
是想写很多感触来,可忽然之间,脑中却只存一句,&ldo;花逞春光,一番雨、一番风,催归尘土;竹坚雅操,几朝霜、几朝雪,傲就琅玕&rdo;。
文人,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今日所说的知识分子有所区别。
那已经像一个过去的符号,在我们之中不复存在。
但这符号的魅力,至今不会减退,亦再不可被复制。
愚以为这种魅力,并不在于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建树,而是因为他们都有一股曾经要被打倒的&ldo;臭老九&rdo;脾气,让人始觉可爱。
前人所说的&ldo;性情中人&rdo;,大概也要旧式文人才能作为标兵。
他们的&ldo;性情&rdo;,非但表现在嬉笑怒骂,不拘小节上,更多的是在社会的大风大浪中,他们即使逆流,依然我行我素。
几日前正有朋友问我:&ldo;人活着到底在追求什么?&rdo;我答得也极其不明了:&ldo;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
&rdo;可自己的追求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明白。
或许是现在的社会太过多元化了罢,选择一多,诱惑也多,使得人人都心猿意马。
倒是读着书,不由感叹,人心不古,原来那时的人才可具备如此坚定的信念。
《民国那些人》书中所涉及的&ldo;文人&rdo;,有学者教授,也有政客商人。
但他们终究有如许文人风骨,才子性情。
使民国动荡的书页上,多了几分生趣。
审判日军二战罪行的大法官:梅汝璈,谁能想象他的晚年如此寂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