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嗯嗯,我也理解您的担心。
如果是我,我也觉得杯子碎片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孩子没有我们这些对危险的体验,可能还是需要我们再跟她交流一下这个体验,才能对其中的危险有概念,您说呢?然后,针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我们也可以随身带一两件有孔洞或细微结构可供研究的玩具,在需要帮孩子转移注意力的时候,就拿出来给孩子。”
李欣顺着对方所描述的情况,继续说出自己推荐的应对方法。
听完这段话的勤姐,稍微放松了些,也的确去玩具柜子里找了精细动作练习类的玩具,递给孩子,简短跟她沟通了一下,发现的确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到这个方向上去。
然后,她趁孩子不留意,起了一下身,将插座遮挡了起来,然后又坐回镜头前,“我同意你说的。
不过我觉得,成年人还要用正面的语言去跟孩子说,比如‘宝宝把手松开,把危险的东西放下来’。
如果老说‘不要捡碎片’,就属于强化孩子的错误。
可是我家老人家啊,她所说的慢慢说,就是反复跟孩子说‘不要捡碎片’,‘看妈妈都生气了,我们不捡碎片了好不好?’这些句子!
小李老师啊,你说,我们家是老人家陪孩子多啊!
这让我怎么办啊?而且,这种情况的存在,也让我困惑,我怎么判断孩子这个敏感期过好了没?还有这方面需求没?还是,因为老人家这种强化错误的纠正习惯,才让她继续有危险的动作呢?”
李欣:“一般来说,幼儿一个阶段的敏感期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人,年龄大些了就会发展出新阶段的心理调适或技能练习方式,而不会继续用敏感期时的方式了。”
勤姐:“那家长要是给他纠正危险动作了,他算不算没满足呢?”
李欣:“这就要看你跟他交流的情况呀,如果属于不满足的,那你帮助他避免危险了,就算你尝试转移注意力到结构类似的玩具上去了,他也真的还会对有危险的那个‘真家伙’感兴趣。
如果属于已满足的,那往往他研究完这类玩具,就都忘记最初止不住好奇的那个危险对象了,你再稍微提议一下,他也就玩儿别的去了。
所以我前面说的,用替代玩具提供给孩子的思路,就也是这样判断:提供后,孩子接受顺利就好;若接受不顺利,啥都替代不了她最初想要研究的那个对象,她下回见到还是想上手,就说明孩子还是有细微事物探索敏感期没完全过完的情况,可能需要更多科普和更多技巧的探索活动,比如去科技馆参与一些精细实验。”
勤姐虽觉得李欣这段话基本理清了她的思路,但她依然没有听到她最想听的:李欣对老人家的不当操作的评价。
于是她露出了“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不是很想听”
的表情。
虽然是面部动作很小的神情,但惯于细致观察的李欣,还是看到了,她不禁多问了一句:“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勤姐您觉得呢?”
勤姐看了一眼投入地摆弄那组精细动作练习玩具的孩子,突然起身,拿着镜头走到了另一个房间,然后语气有些僵硬地说:“如果你真心问我的感觉的话,那我也有什么说什么了!
我觉得,你这回虽然部分回答了我的问题,却一直在老人家参与的问题上无视我的感受!
但这部分,也是这回咨询中对我来说很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