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悲心的基础是平等。
有上下之分、人我之分,便无法完全体悟万物同源的那份亲情。
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可怜那些境况不佳的人,那样我们非但不能经验、分担他们的痛苦,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新的伤害。
被人怜悯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人在困境中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的沟通,所以我们发悲心时要有沟通的强烈愿望。
我们做的不是施与,而是分享。
当然,谦卑到任人践踏也是不可取的。
把自己放得太高或太低都无法实现顺利的沟通。
慈悲是真心希望所有众生都得到安乐、远离痛苦,有时一味退让只会助长他人的侵略性和执著,却不能使他们快乐或免于痛苦。
有悲心自然会远离嗔恨心,但实践中某些人的悲心却有可能引发嗔恨心,比如在放生时会对杀生者产生强烈的偏见。
这时不妨看看自己的心,我们很显然是把自己归入了代表道德、正义和值得拯救的一边,而对方则是无药可救、不值得慈悲的。
人的划分可没有这样简单。
每个人都有良善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
只要内心还有执著,就不能避免对人对己的伤害,所以嫌恶那些无明习气更重的人,就像是五十步笑百步。
一个人不会因为贴上了道德或不道德的标签,就能解脱或不得解脱,解脱超越了这些。
慈悲行者坚信一切众生解脱的潜力,因而不肯舍弃任何众生。
我小时候常因出身不好受人欺负,心里也会生起气恼的念头,但那只是小孩子一时的冲动,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会对任何人记恨在心。
学佛后,面对破坏佛法、毁谤上师的人,要说我当时一点想法也没有,那是打妄语,但是我没有真正怨恨过一个人。
对他们,我反倒更加同情。
社会上很多人羡慕权势、财富和能力,但这些东西若运用不当,便会成为造恶的条件。
不仅如此,人生短暂,荣华富贵到头也不过几十年,死时什么都带不走,反而因为放不下的东西更多而更加痛苦。
慈悲心的训练让我们的气度逐渐开阔,平和之中带着喜乐。
喜乐针对自己是感恩,针对他人是随喜。
法王如意宝曾说感恩是最为宝贵的一种品格。
对罹患满足感缺乏症的现代人来说,喜乐是个陌生的东西,不知感念自己福报的人,大概很难理解那种无所希求的欢喜。
在藏地,传统佛法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观修暇满难得,对自己值遇的一切由衷地珍惜和感激。
一般人能做到珍惜美好的经历,而修行人却要在困境中依然感念自己的福报。
我有一位弟子,他的未婚妻八年前患尿毒症,长期靠透析维持生命。
从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们相伴相随在医院的病房间辗转度过。
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也没有积蓄,却过得平和安乐。
他们从不抱怨什么,反而真心地认为生而为人、得闻佛法的自己非常非常幸运。
由于珍惜和感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自然而然心怀恭敬。
在这个浮躁散乱的年代里,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庄重而专注地做事,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少了很多优雅的东西。
喜乐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庄重和优雅。
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等而高兴就是随喜。
只有开始随喜这项训练时,人们才会看到自己的嫉妒心有多么强,多么容易被激发。
看似轻而易举的随喜,实际做起来却有相当难度,必须像训练慈悲心那样,有步骤地逐渐扩大随喜的范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哥哥,你能女装陪我上街买衣服吗?好啊!哥哥,你能女装给我做好吃的吗?可以!哥哥,你能女装教导我画画吗?好的!哥哥,你对我真好!!!...
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周旋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日伪展开生死博弈,谱写地下工作者炫丽的征程!...
本书简介程澜的爷爷解放后脱下军装回乡务农。后来,她被托孤给爷爷的老战友林师长家。有人对她说,林家养女的身份只好去骗骗外头的人,才好利益最大化。我们这样的家庭你就别想了。程澜起初只是一心搞钱,让自己寄人篱下也能过得很好。渐渐的就体会到了搞钱的快乐。她要奋斗成最好的自己,为四化建设添砖加瓦,与人顶峰相见。某人看到对象越来越优秀也不由感慨幸好老子不是只靠家世的。八零年代大院养女八零年代大院养女清澜皓月魔蝎小说...
民国年间(卷一慢热)钟倾城江南苏州丝绸大户钟家四小姐,上有宠爱自己老爷子,更有三个维护自己的亲哥哥,造就一身刁蛮任性的性子!黎啸军阀黎总统的亲侄儿,混战中身受重伤,流离失所至苏州,被钟倾城救下,并分配至府内做一个小小马奴,时不时还要作为钟倾城的小跟班!受到钟倾城的虐待!钟倾城你瞪什么瞪!你再敢瞪!我就把你眼...
我此生必须努力只因吹过牛逼对着心爱的人儿吹过牛逼。题记。落魄的顾北重生回到2001年,掌握先知,一路无双!书友群161825070...
忍不住将手伸进黑丝女神的短裙后,美女总裁们纷纷钻入我的被窝一个当代版屌丝,在凶险繁杂的社会里挣扎,凭借一点小聪明,借助各种不同势力,从身不由己到奋勇出击,从任人宰割到纵横天下一切变数,或许就在你我转身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