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是披风,更类斗篷,上面有着帽兜,围领处厚厚的羊毛,在这初冬时显得颇为保暖,却是从那头戴蓝色折上巾的马贼处缴获来。
他还抓顶红缨毡帽看来看去,显然在考虑要不要换帽子。
杨大臣其实更喜欢红缨毡帽,但他头上的红笠军帽刷有桐油,具有强大的防雨防水能力,却是这红缨毡帽不能比,想想还是算了。
杨河也看了看这两顶帽子,红缨毡帽本为宋朝军用,流传下来在民间比较流行,不过军用为红,且刷上桐油或生漆,民用为白,一般也没有刷漆上油。
看着这堆缴获,杨河想了想,还是让严德政负责管理担挑内中军用器械,如刀枪棍棒之类,这些不能一直都压在赵中举等人身上。
严德政原来除教习孩童,平时还领几个老弱随孙招弟等人一起采集,现在伍中妇女越多,一些军用的器械也多起来,还是让他来管理这部分为好。
他们能力不如青壮,但带一些老弱充当辎重兵还是可以的。
严德政连忙领命,他浑家孙招弟在旁看得高兴,她一直认为丈夫跟自己出去采集没有出息,最理想的就是他专门负责教习孩童,别的事情不要干。
这显然不可能,退而求其次,管理负责一些军用物资也好。
杨河决定这些物资先收起来,等进了废庄后再分发奖励。
现在伍中也算分工明确,赵中举与严德政负责了军民两类后勤,当然,杨大臣掌管律法军纪,核定收获,伍中任何物资都有盘点监督的权力。
……
三天后,杨河离开这片地方,带领众人再次上路。
众人离开时,形象也有了一些变化,就是每人都配了一面盾牌。
盾牌样式简单,有方有圆,有大有小,都是普通的木板材料。
那天救治好伤员后,杨河吩咐安葬死者,然后他们进入前面废庄,进行了大搜索,从很多废宅处找来木板门窗,制作了大量盾牌。
杨河仔细考虑后,敲定了两种盾牌。
一是妇孺老弱用的大木盾,盾牌颇大,可以有效防护全身。
这盾牌除了内中握把外,还配有绳子挎带,挎绳可调长短,行军时将盾牌背在身上,并将活绳抽紧,可使盾牌在身后不会摇晃。
遇敌将活绳松开,就可移举起盾牌护身。
一种是圆盾,给青壮使用,同样有挎带活绳,可背可持。
考虑到作战需要,圆盾除了内中握把,还设有两处环套,使用时将圆盾套在左手臂上,可减少举握盾牌的力道难度。
这种可以背,又可以调节背绳长短的盾牌引起众难民的好奇。
此时盾牌多用手持,就是骑兵用的盾牌,也多是挂在马鞍上,这种盾牌防箭同时,还不妨碍双手使用弓箭、长矛、棍棒,非常便利,让很多青壮爱不释手。
其实这些盾牌都非常粗糙简陋,大多是一块木板,背的挎带也是废弃麻绳布料制成,不过杨河并不要求这些盾牌有多好,只需挡住普通弓箭的抛射直射便可,一般木板材料就可满足需求。
所以在这三天内,众人做的盾牌基本人手一面,连每个妇女都有。
有了盾牌,众人也安心了许多,下次再遇到马贼抛射箭矢,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三天时间众人还清洗制作了许多绷带,韩大侠带人找了很多草药,下次再有人受伤,就从容多了。
……
老白牛:第三个副本“废庄马贼”
结束,今天两章连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有个重生老爹保驾护航,她的人生妥妥的顺!权,俺不稀罕钱,老爹那儿有老公个人认为,她其实一个人过也挺好~...
准姐夫跟她说我们结婚吧!领证前,他说一旦结婚,这辈子,你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鬼。她说万一我们感情破灭呢?我们本来就没有感情!他回得决绝又绝情。好吧!她忍!谁叫他条件太好,万里挑一,拿来气那对狗男女,太合适了!她为前男友轻生跳楼,他站在她后面,冷酷无情的跟她说跳下去前,先过来把遗体捐助的协议签一...
新书反派永不为奴已经发布!新书期希望大家能够点个收藏,希望大家能够不要吝啬口袋中的推荐票!我有一个穿越成为反派,抢主角大道,抢主角宝物,抢主角机缘,抢主角妹子,虐杀各大正派人士的故事。各位书友们,约否???书友群565857789。...
五年时间,顾晚莞一直是他身边最乖巧的人,直到一通电话打过来,得知他要结婚的消息,才亲手斩断了这段孽缘。她本以为此后的人生要重新开始,没想到过去的事情像团阴霾,不管她走到哪里都甩不开他的影子。悲惨的出身和重病的弟弟,生活的压力让她不得已重新低头,却不知自己一脚踏入了深情陷阱,摇身一变,变成了厉少神秘的心尖宠!...
关于冷傲影帝的秘密小妻难追要给力男友背叛,她却被影帝下属强行捡回家。人人都道影帝冷酷狂拽霸,对她却体贴知趣很听话,当她慢慢隐入他温柔的网中,才知温柔有毒,爱情难得。她当着几百媒体笑脸盈盈我与南先生,就此解除婚姻,抱歉让他喜当爹。覆水难收。几年后,他的翻版小一号拉住他的西装裤腿大叔,你这么英俊潇洒像极了我,要不要玩一个爸爸和儿子的游戏?追更haosewencomwoo18vip...
关于北宋熙宁志一场空难,男主穿越千年来到北宋。熙宁年间的大宋,变法推行百废待兴,男主凭借的只是千年以来人类知识的积累与自己冷静的头脑,在政治漩涡的中心与各怀私心的历史人物周旋博弈,前期积累人脉与资源,中期建设城池,后期斡旋各个政权,最终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大宋盛况一个现代学生的北宋求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