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昔日“海底荒漠”
,今日“海底草原”
!
在莱州湾多处海湾底层生长起的翠绿茂盛的“海底草原”
,即大面积的海草场。
在一些沉积物比较细、风浪较小的区域,海草床的生长尤为茂盛,海草床最高覆盖率能够达到95%。
很难想象,这片海域在几个月之前,是这样一幅场景:淡青色的水面下无鱼、无虾、无水草,无蟹、无螺,无牡蛎礁,水流形成的海底波纹像沙丘一样,连绵不绝。
渔汛一般由洄游渤海、产卵觅食越冬的若干鱼群所形成,失去了产卵场和索饵场功能,自然也就失去了吸引鱼群洄游的功能,从而失去了渔场功能。
如今,小清河、潍河、胶莱河等河流依旧静静地注入莱州湾,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
在成型的海草床中,有四类食物可供动物取食:海草、海草叶片上的附生藻类、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有机质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碎屑。
要不怎么说海草床是海洋物种的“产房”
呢——随着天气转暖,海草床中的浮游动物如墨氏胸刺水蚤和中华哲水蚤等,还有底栖生物如少刺短浆蟹、斑节对虾等,既吃海草,也吃附生藻类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碎屑,毫不夸张地说,来了个生命大爆发!
当然,一个健康的海洋牧场,上中下水层综合利用及动植物的结构是要达到平衡的。
群落平均营养级是衡量生物多样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很显然,在目前的莱州湾海洋牧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成为了绝对的优势种群,高营养级(肉食性)鱼类,尤其是大型鱼类明显欠缺。
这又何尝不是渤海生态系统趋向崩溃的表现之一呢?大量顶级捕食者被移除,其摄食对象(低营养级种类)由于被摄食压力降低而导致种群规模增加,群落平均营养级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海洋牧场生境构造好之后,急需采用放流等人工方式向海域投放鱼虾等水生生物,以期增加其资源量的原因所在。
齐政用“评估渤海自然种群对海洋牧场的补充”
的理由推迟了莱州湾海洋牧场的增殖放流等活动,这的确是其中的一个目标——要知道,虽然嘉谷系海洋牧场是开放式地对鱼、虾、蟹、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牧养”
,但每一个海洋牧场总有几个优势的“驯养”
物种,而没有什么比所在海域原生种群更适合“驯养”
成优势种群的了。
当然了,最大的原因,还是某人已经开挂了。
“三星聚灵阵触发,五系均衡,效果:聚灵,化浊。”
时至今日,灵阵的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特定频率趋同使得其特定针对某个目标,二是“群体性免疫”
……啊呸,是“普适性触发”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我不是针对某个目标,而是针对阵内所有目标”
。
用在莱州湾海洋牧场的“三星聚灵阵”
就是第二个用途,其工作原理有点类似于雷达,不时发出让生物觉得“貌似有东西在勾引我”
的频率信号,当然,生物碰到“信号”
后就不是反射回波了,而是循着“信号”
追踪而来。
灵阵主要是吸引鱼类,但是哪些鱼类“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