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隆裕太后立即召集各大臣商议对策,决定迅速调动精锐的北洋军向武汉逼近,一场新与旧的较量开始了,这场较量将世界的注意力再次引向东方。
其中有两名澳大利亚人,从此与中国的民国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其中的一位就是早在义和团时期就以报道中国情况出名的新闻记者莫里森。
10月11日,也就是起义的第二天,远在北京的莫里森便给《泰晤士报》发出第一封北京专电,描述了这场起义对清政府的巨大震动:&ldo;北京被革命爆发和军队叛乱的消息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rdo;。
&ldo;清朝危在旦夕,满朝文武,忧心如焚&rdo;。
随后,莫里森专程奔赴动荡中的汉口。
此时,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尽,武汉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虽然莫里森只在汉口呆了五天,但从10月11日到24日,他向《泰晤士报》连续发出了近万字的电文,向世界报道了首义后武汉的情况。
在他的印象里,&ldo;人民死伤不多,但财产损失严重。
革命党人秋毫无犯,北洋军队肆意淫掠&rdo;。
从对武汉的观察中,莫里森感受到&ldo;清朝必须推翻,这大概是民心所向&rdo;。
2
这时候,一直鼓动革命的孙中山远在海外,黄兴还在香港,莫里森虽然没有见到这些著名的革命领袖,却在革命党人的队伍里意外地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同样来自澳大利亚的端纳。
这位美国纽约《先驱报》的新闻记者,不用人家邀请,就毫不客气地担任起革命者的组织工作。
纷纷响应起义宣布独立的各省,悬挂起各色各样的旗帜,只有张勋统治下的南京成了清政府在南方的最后一个要塞,占领南京就可能结束战争。
11月,共和军队聚集在南京下游的镇江,准备攻打南京。
端纳匆匆赶到这里,他自告奋勇,冒险登上了紫金山,亲自侦察清军的情况,并身先士卒参加了攻打南京的战斗。
傍晚,当攻城还在继续的时候,在一个已被控制的太平门附近的车站电报局内,作为惟一一个见证了这次行动的西方记者,端纳靠着蜡烛和一枝铅笔,为《先驱报》和其他澳大利亚报纸写出了一篇两千字的电讯:
南京城外,1911年12月1日。
今天早晨,一场生死斗争在一座城市和一座山的中间进行。
炮弹在紫金山顶到平原处一带呼啸,弹片在高处和远处飞散,中国革命党人几乎没有伤亡,处在低处的清军士兵正在做绝望的挣扎!
端纳是个天生的冒险家。
八年前,他只身从澳大利亚来到香港,开始了他的远东生涯。
当时,在罗湖桥的另一端,清王朝已摇摇欲坠,端纳作为悉尼《每日电讯报》的记者赴广州采访了清两广总督张人骏,并被张人骏聘为名誉顾问,这为他在门禁森严的中国大陆官场中挤开了一条窄窄的门缝。
在广州访问时,端纳第一次见到了莫里森,在莫里森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后来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谈话间孙中山的名字被频繁地提起。
端纳对孙中山的革命计划产生了兴趣,而宋耀如正是孙中山的忠实支持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关于万古魔帝重生都市万古魔帝重生归来,以强势功法逆天而行,不求恢复昔日荣光,只求今生万界独尊,霸临诸天万界。...
特种兵回归都市,应聘成了宿舍的保安。战场杀敌我在行,可是对付这么多学生,该怎么办才好?重回都市,强者终会崛起!...
关于末世恋爱守则文案言璃十三岁那年第一次见到时渐宇,时渐宇告诉她,晚上不要去湖边。那天夜里言璃的同学被不明动物袭击死亡。言璃第二次见到时渐宇时十五岁,时渐宇告诉她,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言璃第三次见到时渐宇时十七岁,时渐宇说一切有我。预收文起初的缘文案应小果喜欢韩子曜,以为只要用心去爱,就能和韩子曜幸福一辈子,直到所有一切都被生生撕碎,应小果才明白一直以来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韩子曜喜欢应小果,...
...
从灵气复苏大时代穿越到灵气复苏一年前的日本,成为一名十六岁的高中生,木村和树。他战战兢兢刻苦修炼,省吃俭用的筹备资源,期望在灵气复苏后将全人类甩开。可上天却充满恶意的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一年后,灵气复苏…并未如期而至。...
关于肥妻喜临门重生成为一个又肥又懒的已婚妇女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