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然而,明王朝只有在自己败亡的边缘,才将王朝的命运交付给一个具有日本血统的海商──郑成功。
让我们想想,如果在嘉靖年间,明王朝就转变自己的思想,与汪直这类海商共同打造帝国的未来,那中国的未来,是不是也就改变了呢?
3、隆庆开海是有诸多不合理限制的有限开放。
首先,把对外贸易口岸限定在地处偏僻远离内陆商品货源地并且有重山相隔的闽南;其次,限制非福建的外地商民参与开海贸易,明朝官员甚至不太认可江浙商人到海澄贸易以及从月港搭船出海的合法权利;其三,即便是漳泉海商也规定了十分苛刻的出海贸易待遇,从出海船只到贸易路程,从出海时间到贸易货物,明朝廷都有严格限制。
开海的严苛,体现了帝国政府对海上贸易与商业资本的巨大价值的漠视,看不到海洋时代业已来临的大势所趋。
这是历史的大格局。
事实上,隆庆开海以后的几十年里,朝廷反而又多次下达禁海令,这种政策上的长期反复体现出,明朝廷还是把对付沿海侵扰的方法局限于消极地画地为牢、禁其往来的老办法。
这种消极开放的政策在全国商民中造成不公平的海外贸易环境,反而在明末继续激起走私贸易的泛滥。
更重要的是,相比之下,欧洲政府对海上贸易和殖民的疯狂支持(英国政府甚至一度对海盗有奉旨打劫的把戏)。
于是尽管中国人的海外贸易依然在发展,由于中国海商在国际贸易中缺乏政府的支持,没有国家实力后盾而在与西洋商人的角逐和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局面,最终不敌西方殖民势力的竞争和剿掠而无法扩张贸易规模。
朝廷也因为自己的固步自封无法充分地从中海上贸易中获利。
这于国于民,都是大憾隆庆开海虽然有诸多不合理限制,但是相对于明朝祖制而言毕竟是一大进步!
民间海外贸易特别是中国到&ldo;西洋&rdo;各国的贸易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
许多西方近代科技成果也是那时开始传入中国。
固然作为大一统的专制农业帝国,开海之途并不坦荡,工商业阶层的实力积累较之西欧也更需时日。
不过毕竟步子终究是迈开了。
但甚为可惜的是,满清南下再次阻断了开海。
其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倒退,而且由于少数统治民族的戒心而更为严厉。
中国于是又错过了赶上世界步伐的时机。
4、莫须有的汉奸之名
前几年,有两个南京的教师到安徽去砸汪直的墓,说汪直是勾结倭寇的汉奸(这两个教师史观如此狭隘,真是枉为人师表)。
这实在是太看低了汪直。
汪直徽州歙县人,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徽商群体中的一员。
由于海禁,跟随同乡许栋走上武装走私道路。
后取代许栋成为倭寇首领,嘉靖三十年征服倭寇各部,拥众20万,巨舰百余艘,成了无可置疑的的海上霸主、倭寇之王。
且自号徽王,建王府,穿王服。
汪直是造反之王,其部中之少数日本人不过是听命于他的雇佣军,汪直是王,日本人是兵,不是他为日本人服务,而是日本人为他的造反服务。
因此说汪直是汉奸实在是太无稽了。
如果这段文字太牛了,有吹牛之嫌。